官方微信服务平台
2015年12月12日,巴黎气候峰会落下帷幕,香港青少年科学院院长姜冬梅博士一行平安返回香港。全世界195个国家参与的气候峰会,还有多少故事没有来得及讲述?姜博士将带您回顾“巴黎气候峰会花絮”。
今日看点:
1.鏖战成果:巴黎协议
2.花絮回顾:香港边会
3.花絮回顾:中国碳市场路径边会
谈判最后阶段,连续奋战了三个“不眠之夜”。100页的初稿,缩减到49页,再缩减到最后的31页。不断精炼、聚焦、明确,最终达成一致。气候谈判,经过坎昆、德班、多哈、波兰、利马五年的低迷,终于在巴黎再扬风帆!全球减排行动,重新启航!
【花絮回顾01】巴黎气候峰会上,香港代表活跃的身影。香港代表中,有来自政府环保局的局长、有来自企业(中华电力)的管理人员、有来自高校的研究人员,他们有来自香港非政府组织的代表,也有来自大学和中学的青少年。尤其是香港的非政府组织,在监督政府、补充政府管理社会功能失灵方面,他们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建立低碳城市、低碳社会,需要政府、企业、高校、社会组织、个人共同努力。希望香港成为建设低碳城市的典范!
【花絮回顾02】香港是一个对气候变化高敏感的城市。这些年,随着极端气候事件的增加,在如何应对问题上,香港各界献计献策,尽量降低风险,将极端气候事件的损失和伤亡降到最低。香港的许多做法和思路,值得内地认真学习。
【花絮回顾03】不仅关心香港,中国碳市场的建设路径,也是香港青少年科学院的少年代表们非常关心的议题。因为他们发现,在碳市场这个议题上发言的嘉宾,竟然是一些“大哥哥”和“大姐姐”!其中有一位长得像白雪公主一样的“大眼睛”姐姐朱伟卿,刚刚留学回国,就建立了自己的碳交易公司,现在已经是一位年轻的“老兵”了。碳交易,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衍生品,成为市场调节减排的手段,也成为各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措施中的“宠儿”,而中国全国统一的碳市场要到2017年才有望建立起来。碳交易,将会成为一个朝阳产业,需要更多的“小小巴菲特”少年的关注!未来的碳市场掌握在你们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