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服务平台
在联合国气候大会的会场,各个国家会布置自己的“角”(Pavilion),他们在自己的“角”举行边会(Side Events),介绍自己国家政府的立场、政策、研究、企业和民间应对气候变化的成果等等。我们刚在中国角开过边会,下面我们一起走访一下其他各个国家的“角”吧!
到印度角,一下子就会被圣雄甘地的身影吸引,今年正值圣雄甘地诞辰150周年,印度的会场就以甘地的“低碳”生活为设计主题,甘地的纺线车,甘地的扫帚,到处是甘地的身影。四周的墙壁上也布满了甘地的箴言,比如“这个世界可以满足每个人的需要,但是不能满足每个人的贪婪。”而这句话也正是我们人类在今天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座右铭。
我们信步到临近的哥伦比亚角,几个哥伦比亚阿姨邀请我们一起玩写有“变化”的纹身贴纸,这个小活动一下子调动了青少年的兴趣,你贴一张CHANGE,我贴一张CAMBIO,最后连老师们都忍不住也都贴上了一张。哥伦比亚角可能从来没有这么有人气,角主人开心地感谢我们对哥伦比亚角的关注,合影一张留作纪念。
联合国总部的“SDGs角”的边会总是紧锣密鼓、座无虚席。12月4日下午1点,我们受邀前来参加这里的边会。
什么是SDGs?就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2015年联合国195个国家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确定了2015——20130年15年中各国要共同努力实现的17个目标。青少年参与和推动SDGs一直是联合国倡导的教育活动。今天中午SDGs角举行的边会正是青少年推动SDGs。
上台发言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学生,坐在台下的也是青少年和青少年的导师们。两位来自美国的金发大学生介绍了她们的湖泊研究,如何去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6。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一高一矮两位大学生介绍了他们的基于教育和社区的基础设施创新方案,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9做出努力。此外还有来自新加坡的大学生也介绍了在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研究课题。
参会的非洲朋友不断地站起来提问,关心他们的行动如何引导更多青少年参与可持续发展行动。
在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大学教育和公众教育中,还很少涉及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的17个目标。为了改变这个现状,香港青少年科学院为此做出了开拓性的努力,不仅以科学影像的方式引导青少年参与可持续发展目标行动,而且从2015年开始已经培训了11期教师班推进SDGs教育。借用孔子的话,我们和全中国的科学教师共勉——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联合国气候大会上还有很多“角”,我们会后续进行报道。
青少年观察团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现场报道 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