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香港,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有着繁忙的码头、川流不息的人群……而关于香港的基础教育,内地人了解甚少。5月8日至14日,教育时报社和香港青少年科学院共同举办了“河南省首届优秀教师(校长)赴香港研修班”,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交流与研修,带给研修生们一波又一波的惊喜、赞叹与冲击。

本网站将分三期连载本届研修班领队张红梅的研修报告,让我们一起近距离来感受香港教育与内地的不同之处吧!


培侨书院,是一间有着3000名中小学生的学校。在香港这寸土寸金的土地上,有室外篮球场、室内体育馆、游泳馆、小剧场……算得上是香港学校面积最大的学校。

如果以“尊重法治,平等待人”为主题开展教育,你们学校会怎么做?在培侨书院走廊的一块大展板上,贴满了学生的绘画作品,用绘画来表达孩子们对“尊重法治,平等待人”的理解,既生动又便于记忆。黄心悦同学在作品中说:我们应该保持清洁,不应该乱放垃圾。梁安蒿同学则说:我们应该守规排队,不应该插队。

“培侨小学是人人学习及互相关怀的地方,学习与关怀像空气一样渗透在培小的每一个空间。”在培侨书院,培侨小学的创建者、现培侨书院副校长连文尝讲,“我们致力于使培侨小学成为一个能够不断反思、探索、更新及追求卓越的学习社群。这个社群以学生为主体,也包括教职员工及家长等学习者。我们亦致力于使它成为一个学习者之间互相学习及互相关怀的地方。”

连文尝的报告一开始,记者便感受了一股正量袭来,不由的更专注于他的每一句话和每个动作。

培侨小学的创始人连文尝校长的报告充满了正能量

“晨鸟精神,最爱帮人!”一群在操场上晨跑的孩子吸引了记者的目光。晨跑怎么能帮助别人呢?原来他们跑1圏能得到1角钱,学生要自己去找赞助者。同学们把跑圏得到的603.1元捐给了儿童抗癌基金会,基金会常务总监黄瑞霞写了感谢信给“晨鸟”:“这是一份特别的礼物,尤其这些善款是你们每天在操场上努力跑圈才筹得的,令我们更感珍贵。”

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也是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在培侨小学,感恩教育有多种形式。

被连文尝校长的精彩报告所吸引

“感谢亲爱的爸妈,给我挡风遮雨的家,为我做香喷喷的饭菜,陪伴我长大;感谢亲爱的老师,教导我无穷尽知识,指引人生方向,陪伴我长大;感谢亲爱的朋友,分享生活苦辣酸甜,一起探索这浩瀚世界,陪伴我长大;感谢路边的小花小草,装点风景诗篇……”这首《感恩》歌,连文尝先让研修生们听了一遍,大家很认同歌曲表达的内容。接着大家一起唱,研修生们触景生情,有的人甚至眼泪夺眶而出。

积极发言的研修生

体验当爸爸妈妈。学生领养一个自己的“孩子”,放在育婴箱里,在保护“孩子”的两个星期里,每天都要带着宝宝上学放学,还要记录下来。学校会发一个证书,你的“孩子”叫什么、你承诺了什么、见证人是谁,都会写在证书上。两周后老师要对活动进行总结,每个学生都来讲自己的感受:高兴的、伤心的……

蛋蛋生日会、守护天使、清淡一餐、感恩卡等等,都让孩子体验到了感恩的意义,并通过反思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

这些富有创意的充满了正能量的活动,是香港教育丰富的正能量宝藏,值得我们学习。

“经过一个公交站牌,看到足足有30米的长队,相比匆匆而行的港人,人们排队等车时的沉静,让我不禁驻足。留恋的同时,我心底涌出了感动:香港的秩序,是学校教育之功吗?作为一名教师,我今后的所思、所想、所行,又有了新的视野。”研修生郑明芳十分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