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服务平台
青少年科学DV活动是青少年利用DV的手段记录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个科学探究活动的活动,可以在教师或家长的协助下,以个人或团队的形式完成。青少年科学DV活动与一般的校园DV的区别在于前者是青少年基于一个探究式课题的拍摄,并在拍摄中提高科学素养和拍摄技术的活动。
在我国一些发达地区的中、小学里开设了DV课程,一些校外俱乐部也有DV活动。但绝大部分仅仅局限在对拍摄、编辑技术的学习上,还没有特别系统地开展这种“基于一个探究式课题的拍摄,并在活动中提高科学素质和DV技术”的课程或是活动。
表达交流:利用DV技术拍摄了整个探究过程,并在结构、配乐、解说词等方面进行了认真的编辑,让观众了解了一个科学现象。标题有画龙点睛的效果,“南方的北国?——东海学区的冬之谜”这个题目引人入胜,受到了评审委员会的高度评价“即使是职业摄影家,起一个震撼人心的标题也是不容易的”。
科学现象和知识
每一个青少年科学DV活动都需要利用DV技术展示青少年所探究的科学现象和相关知识,从摄影、摄像到数据图表、再到解说旁白,都是在揭示科学现象,传达科学知识。虽然是青少年的探究活动,所用的科学术语也应当是尽可能准确的。青少年科学DV不仅可以把自然界的动物、植物、地理、气候、宇宙、环境等学科的现象和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同样也可以研究安全、防灾、交通、考古、民族学、美术、工艺、医疗、福利、老龄化、民族文化等人文科学、甚至是民俗庆典等社会科学的问题,总之,让青少年用镜头的眼睛去了解科学的世界。
从2006年第4届日本儿童科学影像节获奖作品名单可以看出,中小学生研究动物、植物、生态系统的兴趣浓厚,如小学四年级和二年级的姐妹俩与妈妈一起拍摄的作品《鲎产卵的条件》。在16个获奖作品中,只有3个是非生命科学的作品,分别是《沼气蕴藏的巨大能量》和《变化的颜色》、《不可思议的沙丘》。2007年中国选送参加日本儿童科学影像节的作品《我做鸡妈妈》、《蝈蝈之谜》、《背着房子的旅行家——蜗牛》、《蜜蜂的研究》也集中在生命科学领域。引导青少年拓宽视野,走进自然、走进社会,才能使他们更多地了解科学世界。
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青少年科学DV活动是科学探究的活动,但更是科学教育活动,目的是引导青少年在培养科学探究能力、了解科学知识、掌握DV技术的同时,综合提高科学素养,特别是树立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包括热爱科学的情感,好奇心,抓住不放、克服困难、坚持不懈的意志,合作的意识和乐趣,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精神,亲近自然、敬畏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等等。
日本《南方的北国》这个项目获奖后,学生在获奖感言中谈到“作品的制作,确实很辛苦。特别是今年虽然很早就决定以学区的气候作为主题,但直到10下旬,也没有出现我们想象的雾。因为天气反常而遇不见拍摄的时机,真是为难……非常花时间!也得到学区的各位同学的帮忙,不过也幸亏这样,一直以来的疑团的谜终于解开了。”
另一个获得教育部长奖小学生组的作品《黑穴蜂习性的巢穴的探索》,作品是高松市立鬼无小学6年级学生波多翼和父亲共同制作的。作品通过对自已家屋檐下的黑穴蜂进行观察,把黑穴蜂筑穴、储存食物、保护巢穴、巧妙击退天敌蜥蜴,特别是蜥蜴夺取黑穴蜂的猎物的瞬间行动也纳入了镜头。对此,评审委员会的成员们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另外,作品的配乐是由作者的哥哥独立完成的。整个作品充满了全家人共同的感情,让人感到人间的温情。
波多翼同学在获奖感言中谈到“只有夏天才能见到黑穴蜂,黑穴蜂不蜇人。在酷暑中,时长60分钟的录像带都用了11盘。”“黑穴蜂为了幼虫,要在土里挖巢,并且把蝈蝈类的昆虫作为猎物捉过来。成为猎物的小虫子,虽然可怜,但为了幼虫也要把它们作为食物,从这件事情我明白了昆虫们的生存环境真是严酷。”“我对建造巢穴的有趣习性及建穴过程进行了观察,不同的黑穴蜂有各自的特点,既有不认真造穴的,也有不把猎物放进巢穴的。认真的黑穴蜂会在真穴和假穴的入口都放一个小石子……”
在2006年第4届日本儿童影像节的颁奖典礼上,文部科学省(相当于教育部)的代表发言说“在日本这个地域狭窄、资源匮乏的国家,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对整个民族都是至关重要的!”日本的科学技术、经济实力如此发达,居然还有这样的危急感,还在利用各种手段激发青少年热爱科学,对于我们中国的青少年来讲,更是刻不容缓!
作者:姜冬梅 张红梅 段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