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题外的话——
《潜伏》可以说是近些年来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电视作品,姚晨的大嘴和孙红雷的小眼睛夺走了观众的大部分注意力。至于编剧、剧本,人们可能压根儿就没打算关心。编剧的名字往往被主演所“掩盖”而不得不“潜伏”。
如果说电视剧《潜伏》是一株美丽的花树,人们惊羡它美丽的花朵,赞叹它肥硕的叶片和如云的树冠,却往往忽视了它深潜于地下的庞大的根系——剧本和编剧。
有好剧本才有好片子,这是通则。
荣获第七十一届奥斯卡十三项金像大奖,勇夺四十多项国际影坛大奖的《美丽人生》是这样,永远看不厌的《狮子王》是这样,《西望长安》《茶馆》《龙须沟》《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都是这样。
优秀与经典的差距,主要是剧本之间的距离,或者说主要是编剧之间的距离。不少影视剧好看但不耐看,只是娱乐眼球儿不能拨动心弦,症结也在剧本。
大导演张艺谋的作品最能说明问题。张艺谋曾拍出过《红高粱》、《菊豆》、《秋菊打官司》等好看、深刻、有思想有趣味的好片子。查一下它们编剧的档案,陈剑雨、朱伟、刘恒……个个堪称文学大鳄。同是一个“老谋子”,当他轻视了编剧和剧本,转靠“谋女郎”撑门面时,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陆续抛出多部水准大跌、轻薄庸俗的作品,也就没什么奇怪的了。
好看且耐看的影视作品,一定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深切的人文关怀(健康向上的情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价值取向),健康的审美趣味……这一切,都是在剧本中孕育生长起来的,剧本是一剧之本。
.png)
脚本是科学DV的根本和依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70年代提出的“学会生存”,到80年代末的“学会关心”,反映出人类教育观念从适应自然与社会到关心自然与社会的转变。在这里,人的精神建设、人文教育被提升到十分重要的地位,它表明:当代国际教育中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走向融合的趋势。
21世纪的人类应当致力于建设一个更有人性的、更具有生命力的、更具有人的价值的社会,教育要努力塑造更平衡、更健康、更合情合理、更美好的人。
青少年科学DV活动应运而生。它是孩子们其乐融融、健康成长、越来越美好的美丽空间,它是新形势下最有力量的教育手段之一。它是有意味的形式。
青少年科学DV活动追求科学、技术、人文的完美结合,强调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培养孩子们的人文情怀和科学精神。这就决定了科学、技术、人文三者并非并列的平行的同等的关系,人文情怀和科学精神的培养,作为出发点和终极目标而具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在整个活动中,更以其领先性、涵盖性、渗透性、统摄性而处于举足轻重的位置。
具体到一个青少年科学DV活动,人文情怀和科学精神首先集中体现在脚本的编写上,并通过脚本统摄活动的全过程。明确脚本的重要性,重视脚本编写,是我们必须首先明确的观念。
确立脚本重要的观念,是完成一个优秀的青少年科学DV活动的前提条件。把青少年科学DV活动简单化为单纯的科技活动,甚至是DV活动,必然会把活动引入歧途,这也是许多不成功活动的症结所在。
撰写脚本的过程,是训练思想、训练理智、训练才智的过程;撰写脚本的过程,是提高语言表现力和文学素养的过程;撰写脚本的过程,是培养统筹安排能力的过程;撰写脚本的过程,是使人更健全、更美好的过程;有了好本子,活动就成功了一半!
作品要好看,要耐看,要优秀,要“经典”——必须有好本子!电影、电视、动漫、青少年科学DV活动……概莫能外!
层层选择定主题
在人生中,最重要最艰苦的工作是选择与安排。在青少年科学DV活动中,最重要最艰苦的工作也是选择与安排。选择与安排是一切成功和失败的枢纽。
青少年科学DV活动就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从选择合作伙伴、选择探究主题,到选择探究方法、选择采访对象、选择拍摄角度和方法……
成功的选择靠敏感,靠对人生世相的敏感。朱光潜先生对这种敏感的阐释最中肯——事事物物的哀乐可以变成自己的哀乐,事事物物的奥妙可以变成自己的奥妙。“一花一世界,一草一精神”。有了这种境界,自然也就有同情,就有想象,就有彻悟。
这恰恰是孩子们与生俱来的资秉。孩子是最富于同情心的泛神论者,他们能听见花开的声音,能欣赏蚂蚁的舞蹈……他们具有最尖锐的敏感。教育应当尽一切可能,保护、滋养、培养和训练这种敏感,使之浑然物外、颠扑不破,人世的波涛再也不能把他们的敏感卷去。青少年科学DV活动就是保护、滋养、培养和训练这种敏感的最好的土壤和气候之一。
探究主题的选择对整个活动的价值、成败至关重要。
青少年科学DV活动要坚持选择和确定主题的普遍原则:
第一,主观性原则——我喜欢。这条原则有两个层面上的含义:一是对所选主题必须具有强烈、浓厚的兴趣。二是选题必须考虑到自身条件,必须有一定的基础。这是整个活动的巨大动力,是完成活动的重要前提条件。它能使人产生投入活动的冲动感以及强烈的探究欲望,使人具有坚韧的忍耐力和科学精神。
第二,客观性原则——有条件。选题必须有现实性,有科学价值。 选题还要考虑设备条件、资料查阅的条件以及专家、导师的指导力量。
第三,具体性原则——小题目做大文章,同样适用于青少年科学DV活动的选题。选题要小而精,切忌大而泛。小的选题易于向纵深挖掘,往往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大选题容易做得肤浅,与人雷同。
青少年科学DV活动还要讲究选题的方法。要由面到点、由大到小地层层进行选择。即先明确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再从该领域中确定一个具体的探究对象,然后认真选择该探究对象的某一个或某几个点,以之作为自己的探究主题。
仅是咀嚼品味优秀的青少年科学DV活动的标题,就不难感觉到它们在选择上所下的工夫。
《瓢虫的七个变化》,我们不难想象,美丽的瓢虫是如何使孩子们着迷,孩子们最终把好奇的目光集中在瓢虫梦幻般的亮丽图案上。
《南方的北国》,四个气象爱好者注意到自己学区的特殊的小气候,他们选择了地名求证、临近学区的气候对比、地形和气候的关系等作为切入点,初步揭开了学区气候之谜。
《黑穴蜂的习性和巢穴探秘》,巢穴探秘既是主体又是重点。
《以不同的水培育水稻的差别》,只探究水稻培育过程中水的不同及其影响。
我们必须有充分认识和思想准备的是:敏感和选择能力的培养是永远的工程。教会孩子们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不能只靠讲道理,更重要的是“驯”。
作者:郑州师范学院 尚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