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倡导科技创新理念多年来,科学教育已经深入渗透到各学校的各科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成为基础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如何能让科学教育更容易为青少年接受,真正走进科学,懂得创新,莫过于让青少年亲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并及时分享展示、获得积极反馈。

科学微电影活动,是一项经典的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活动。科学微电影活动,是学生们首先以小组合作方式完成一项科学探究项目,同时利用数码影像观察记录探究的全过程,最终剪辑完成 5-8分钟的科学微电影来分享自己小组的科学发现成果。通俗来讲,就是学生把自己的科学论文写在屏幕上。学生通过参加科学微电影活动,不仅可以培养科学思维、科学探究能力,还可以培养表达与交流的能力、组织合作的领导能力,最重要的是培养了自身面对种种困难、迎难而上、 抓住不放的精神。

目前,科学微电影活动已成为一项全国和全球范围内规范的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已经举办到了第七届;重在展示“ 科学发现”成果的美国波士顿“国际青少年科学发现影像大赛”,也已经成功举办了第一届,现在已经开始征集第二届参赛作品。

香港青少年科学院的专家团队是中国青少科学影像教育的引进者和开发者,是国际国内青少年科学影像大赛的发起者和创始人。20多年来,这个团队坚守青少年科学教育,坚守探索发现,坚守启迪创新,借助影像使创新更亲近、让科学更美丽、令青少年更好奇。20年来,团队指导的项目在国际和国内青少年科技大赛中年年获得大奖,青少年在这个团队中形成了特有的人才成长的浪潮模式,后浪推前浪,青少年人才辈出。他们不仅走进了世界名校、科研院所,也走进了医学界、影视界、银行业,甚至是走进了联合国总部,形成了强大的青少年人才网络。香港青少年科学院不仅是青少年启迪科学思维的摇篮,也是科学家、 银行大亨、名医律师、政治人才的青少年精英网络库,更是科学教师面向世界交流成长的坚实平台。科学教师来到香港青少年科学院,为自己打开了一扇门,也把整个世界送给了学生。香港青少年科学院专家团队已经培训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骨干教师上千名,为推动青少年科学教育做出了积极贡献。

图1  翟莹(左一),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曾担任前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办公室秘书,图为翟莹陪同潘基文为汶川地震灾区捐款。
图2  耿洁(右),获得“玛丽·居里奖学金”,获得著名的工科顶级院校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博士学位。
图3  郑嵩岳,获得香港大学医学院博士学位,就任于香港一家国际医药设备公司。
图4  高飞,获得香港理工大学金融学学士学位和香港大学社会科学院硕士学位,就任于香港上海汇丰银行。

为进一步推进青少年参与科技创新,由香港青少年科学院编著的《科技创新经典校本课程》系列丛书,将于2017年9月由人民出版社在全国发行。丛书包含《科学微电影校本课程》《透过镜头 放飞好奇——“蓝鲸科学电影院”获奖作品评析》《科学影像 激发创新——“蓝鲸科学电影院”获奖作品评析》三本书。

《科学微电影校本课程》一书主要讲述了什么是青少年科学微电影活动及青少年科学微电影的制作流程,介绍了做青少年科学微电影活动的意义以及青少年科学微电影要讲的三个故事。通过讲述拍摄、剪辑的基本知识和技巧,让学生了解摄影知识、掌握基本的摄像操作、熟悉剪辑软件的使用。青少年科学微电影活动的核心——科学探究,通过分别讲述科学探究的六个步骤:观察与提问、猜想与假设、计划与组织、事实与证据、模型与解释、表达与交流,让学生更加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增强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从“选题-做计划-列大纲-分镜头脚本-解说词与标题”这样一个流程,让学生了解脚本在影片制作中的重要性,及如何利用脚本控制影片的结构和内容。

《透过镜头 放飞好奇》《科学影像 激发创新》两本书收录了48部美国波士顿“首届国际青少年科学发现影像大赛”获奖作品。这两本书图文并茂,不仅是科学探究的故事集,更是声像齐备的视频书,打开书扫描二维码,就可以随时随地观看科学微电影了。本套书以“蓝鲸科学电影院”展播的形式,既有“蓝鲸博士”对展播作品做的赏析,还邀请了国际大赛评委详细点评每一部作品的优点与不足之处。点评内容包括科学探究、拍摄与剪辑、表达与交流、脚本与创作、STS精神等五个方面,为中小学开展科学微电影校本课程提供指导。

为了促进《科技创新经典校本课程》系列丛书在全国的推广,该丛书的原创团队特开设《科学微电影》校本课程赴港研修班全年培训。现将具体活动通知如下:

一、举办单位

主办:教育时报社
承办:香港青少年科学院 

二、研修班对象
 
中小学校长、副校长、校级管理干部;对科技创新、科学微电影活动感兴趣的中小学骨干教师、校级优秀教师,特别是科学教师报名。

三、研修班时间

科技创新系列经典校本课程《科学微电影》赴港交流研修班”常年进行招生,每两个月举行一期,7天/期。2017年计划安排如下:
第一期:2月23日-3月1日
第二期:4月17日-4月23日
第三期:6月19日-6月25日
第四期:8月21日-8月27日
第五期:10月23日-10月29日
第六期:12月18日-12月24日

四、交流研修内容

课程设置——理论学习+实战训练

五、研修班师资
 
香港青少年科学院院长及教师团队、人民出版社《科学微电影校本课程》原创团队、凤凰卫视资深评论员等。

六、后续活动
 
在香港青少年科学院的帮助下,《科学微电影》校本课程研修生返校后,可继续推进三项后续活动:
1.参加“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美国波士顿“国际青少年科学发现影像大赛”;
2.在本校开设人民出版社《科学微电影》校本课程;
3.与香港青少年科学院建立“手拉手”科技创新平台。

2016年,香港青少年科学院成功举办了“《科学微电影》校本课程进校园”活动,率先在河南省、广东省等地选择了多所示范学校,为每个示范学校开设了一学年的课程,帮助学校培训15名学生和5名本校辅导老师。辅导学生完成的科学微电影作品在2016年“第七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和2016年10月在美国波士顿举办的“首届国际青少年科学发现影像大赛”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小学的蘧爱华老师有感而发:“在科学微电影校本课程实践中,孩子们能够沉下心来去做探究和调查,每天不厌其烦地记录事物的发展变化。不知不觉中,他们学会了观察与记录、学会了分工与合作,学会了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学会了专注与坚持,学会了分享喜悦和失败……科学家所应该具备的优良品质已悄然在这些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安阳市三官庙小学分校东明小学的刘慧洁同学在自己的成功日记里说:“科学微电影为我打开了一扇门,让我学会了拍摄和剪辑,更让我爱上了记录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
 
如果用家长的话来概括评价《科学微电影》校本课程:“这是一个真正高大尚的课程!学生需要,家长欢迎!”

研修学员指导完成的青少年科学微电影获奖作品

 

《净水“青云”——水葫芦净污能力的探究》

作者:陈林、梁晓锋、叶晓俊、戴英鹏

学校: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胡宝星职业技术学校

辅导老师:梁自成

获奖:

2016美国波士顿第一届国际青少年科学发现影像大赛中华基金最佳科学探究奖、优秀科学微电影一等奖


 

《走进破烂王》

项目作者:刘尚泽翔、吴家昇、王涵

学校: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桐淮小区小学

辅导老师:时军风、冯莉

获奖:

2016美国波士顿第一届国际青少年科学发现影像大赛优秀科学微电影二等奖;

2016第七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一等奖


《二维码的秘密》

项目作者: 陈汉锋、何子奇

学校:河南省焦作市实验小学

辅导老师:郭二军

获奖:

2016美国波士顿第一届国际青少年科学发现影像大赛优秀科学微电影三等奖;

2016第七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二等奖


如果您感兴趣,欢迎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张红梅  (0371) 66358507 , (86) 18638143027
王小芳  (0371) 66341591 , (86) 15837168069 
刘海鹏  (852) 56287556 , (86) 1809893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