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公网
从古至今,教育的传承都是经久不衰的话题,尤其在当下全球化、集约型的社会中,同门“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对于年轻一辈的科技创新之路,更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现代管理学中将此现象命名为“雁阵效应”。
正如中国第一本揭秘大雁精神的著作《雁阵》所提出的理念:“只有依靠团队中较为有力量的大雁产生的动力影响,才能使得幼小的大雁在长途迁徙中省力、发挥最大的价值,从而完成长途迁徙”。同样,在科技创新之路上,科技创新中“老鸟”将自己的经验传承给“菜鸟”们,才能让学生在科技创新之路上愈飞愈高,愈飞愈远。
而这一点,在我的学生谢泽昊身上得到了较好的体现,他现就读于上海海洋大学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谢泽昊从高中开始就接触了青少年科学影像活动,高一完成的科学探究项目《冰箱,你真的是食物的“保险箱”吗》,荣获“第三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三等奖。此项目完成论文后,入选“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大学期间,面对专业跨度的鸿沟,谢泽昊依旧凭藉着高中时的科创热情,在先前研究基础之上,在全新的领域将食品安全与信息学科结合,承担或参与多项省部级以上自然、人社类科研项目,以特殊的方式将自己的科学梦想延续。
谢泽昊专访“蛟龙号深潜英雄”、11000米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总设计师崔维成
虽然已经读了大学,但是谢泽昊依旧和高中母校的科技创新教育工作保持着联系,课余时间经常与科创指导老师交流最新的资讯动态。2016年10月,基于“公有云下微信数字校园建设”的研究热点,他带领三名高中生开始探究“基于云服务的高中校园信息微信服务平台”的项目。
谢泽昊从自己的参赛经历出发,不仅在调查研究、环境搭建、编码调试等环节给予学生了很多可行性的建议,而且在申报材料撰写、项目包装、路演答辩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指导,并牺牲寒假时间多次为参赛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模拟演练,即使回校也保持密集的网络在线指导。功夫不负有心人,“基于云服务的高中校园信息微信服务平台”项目一路披荆斩棘,于2017“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决赛中,一举获得福建省二等奖,创造近年来我校最佳战绩,谢泽昊也成为全场最年轻的指导教师之一。
学生参加福建省第32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经过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在第七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上,我校的参赛作品《一叶银杏一季秋》荣获科学原理一点通优秀作品奖、一等奖;《乌龟冬眠的奥秘》荣获二等奖;另有18部作品获得了三等奖。
科技创新教育之路不是一种戛然而止的过程,而应是一段承前启后的旅程。唯有代代相传、发挥雁阵精神,才能使科技创新航道上的每一个人飞得更高、更远!
作者简介:杨翠(图左一) 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教师
《大公报》所开设的《薪火相传》栏目,旨在颂扬师生情谊、教学相长为主题,讲述科技创新、科学教育的故事,引导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作者群体主要是科学教育工作者、科学家,以及在国际和内地科技创新竞赛中获奖的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