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于8月15日至8月19日在重庆举办。香港青少年科学院终身荣誉院长姜冬梅博士,作为专项奖评委出席了本届大赛。

本届大赛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500多名青少年科技爱好者和200多名科技辅导员,以及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名青少年和科技教育工作者代表参加。大赛共评选出青少年项目一、二、三等奖、专项奖和“中国科协主席”奖,科技辅导员项目一、二、三等奖和“十佳优秀科技辅导员”奖,以及国际选手项目一、二、三等奖。

8月18日晚8时,在重庆国际会议中心,第33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专项奖颁奖典礼在喧天的锣鼓声中拉开帷幕。英特尔英才奖是当晚的最高奖项,这一奖项由英特尔(中国)设立,奖给本届大赛最优秀的高中生项目。

“从2007年开始担任英特尔英才奖评委,一晃儿过去12个年头了。作为英才奖评委最大的收获是,有幸见证一届又一届中国青少年科技英才在大赛上绽放出夺目的光彩,也有幸见证全国各地辛勤的科学教师们用汗水浇灌出祖国科学的花朵。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多年担任英特尔英才奖评委的姜冬梅院长不免感慨万千。

 

姜院长从自己的中学时代,就作为参赛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大赛;走上工作岗位后,又作为辅导教师辅导学生参加各种科学赛事;到受邀作为国内外各类科技大赛的评委;再到发起组织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目前已经举行到第九届)、发起组织国际青少年科学发现影像大赛(目前已经举行到第三届),一路走来,可以说是为青少年科学教育奉献了自己的全部青春时光。

姜院长不仅辅导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成为科技创新少年,在各种科学竞赛上打通关,成为各行各业的栋梁之才;同时也培训过数千名科学教师如何做好青少年科学教育,姜院长对科学教育的热情和智慧可谓是圈粉无数。在本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就上演了一部“有缘千里来相会”的美丽遇见。

姜冬梅院长与贵州省北师大遵义附属学校岳素蕊老师(《12小时学会做创客》一书的作者)合影

在科学教育的道路上,姜院长曾为岳老师所创作的《12小时学会做创客》一书作序。当她得知姜院长要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便千里迢迢赶赴重庆,只为能和姜院长见上一面,虽然只见了三分钟,可是却心满意足。

一个人走很孤单,有各位科学教师的陪伴,更有科学教育专家姜冬梅博士的引领与激励,在科学教育的道路上,相信各位老师定能信心满满地走得更坚定、更扎实!

姜冬梅院长与河南省桐淮小区小学学生赵宸霏和王卓威合影

姜冬梅院长与河北省衡水第一中学的李素静老师合影

来自湖南醴陵的谢铁山老师,为姜院长对青少年科学教育的热情和心系青少年科学教育的初心特作诗一首。

 冬梅志向梦天下,

 坚挺奥强心博大。

 外美内实才华佳,

 育人兴国贡献大。

 不辞辛劳攀科峰,

 诲人不倦育新人。

 民族统一思国家,

 科技创新同行夸。

姜冬梅院长在闭幕式上和辽宁省沈阳市辽沈街第二小学的韩汝彬老师相聚

每一场科学赛事,是青少年创客的大聚会,更是热心科学教育的专家和老师们的团聚。大家虽然来自五湖四海,但是又一年带着学生们摸、爬、滚、打,使出浑身解数开展科学探究的经历是那么相似。让我们紧紧地握握手,自拍一张合影,相聚的开心写在了笑容里,为祖国科学教育共同奋斗的决心种在了心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