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镜头 放飞好奇》于201710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向全国发行


科学发现影像活动,简称“科学微电影”活动,是一项以STEM为理念的经典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活动。此活动是学生们以小组合作方式完成一项科学探究项目,同时利用数码影像拍摄记录探究的全过程,配合解说和音乐,最终剪辑完成一部5-8分钟的“科学发现影像作品”(A Discovery Video for Science)来分享自己小组的科学探究故事。换句话来讲,就是学生把自己的科学论文写在屏幕上。学生通过参加科学微电影活动,不仅可以培养科学思维、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还能提高表达交流、团结合作等各方面能力,最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面对困难迎难而上、抓住问题不放的精神。

《科学影像  点燃梦想》于20184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向全国发行


目前,科学微电影活动已成为一项全国和全球范围内规范的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由美国青少年科学技术与工程协会和香港青少年科学院主办的、重在展示“科学发现”成果的美国波士顿“国际青少年科学发现影像大赛”,2019年第四届大赛已经开始征集作品;由姜冬梅博士团队发起、中国科协青少年活动中心主办的“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将在2019年7月提交第十届参赛作品;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和国家广电总局主办的“全国中小学生微电影周”也将要在2019年7月进行第三届作品选拔。

参加国际青少年科学发现影像大赛

国际大赛答辩由大赛组委会副主席、香港青少年科学院终身荣誉院长姜冬梅博士主持


与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美国科学与人文学院的科学家们面对面地交流


国际大赛学生进行答辩


麻省理工学院脑科学研究院院长罗伯特·戴西蒙博士分享成长经历,并寄语国际大赛参赛师生

参加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


为进一步推进青少年参与科技创新,由香港青少年科学院编著的《科学发现影像课程——科学微电影》《透过镜头 放飞好奇》《科学影像 点燃梦想》系列丛书,2017年和2018年由人民出版社陆续出版并在全国发行。

为大力帮助中小学、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等开展好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STEM校本课程建设和培养骨干教师,香港青少年科学院与人民出版社《科学发现影像课程》编委会携手,在香港举办教师研修班。现将具体活动通知如下:

一、举办单位

主办:

● 香港青少年科学院

● 人民出版社《科学发现影像课程》编写委员会

协办:

● 蓝鲸教育科技文化(深圳)有限公司

二、研修班对象

● 中小学骨干教师及主管人员

● 青少年宫骨干教师及主管人员

● 儿童活动中心骨干教师及主管人员

● 科技馆骨干教师及主管人员

● 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骨干教师及主管人员

三、交流研修时间

科技创新系列经典STEM课程《科学发现影像课程》赴港交流研修班时间安排:2019年3月17日—23日

四、交流研修内容

第一:了解科技创新经典活动“科学微电影”在国内和国际的发展情况

第二:全程体验和交流如何在中小学开设《科学发现影像课程》,以及如何应用好3本教材《科学发现影像课程——科学微电影》《透过镜头 放飞好奇——“蓝鲸科学电影院”获奖作品评析》《科学影像 点燃梦想——“蓝鲸科学电影院”获奖作品评析》

第三:了解科技创新课程的核心环节——科学探究

第四:了解并掌握影像如何促进科学发展并使科学更美丽——拍摄和剪辑

第五:学习如何利用载体促使科学、技术、人文融合——脚本创作

第六:尝试和体验:完成一部3-5分钟的科学影像作品

第七:与名人交流

第八:现场考察获奖科学微电影作品的拍摄地点:太平山顶妙峰自然保护区、龙虎山生态研习径、深水湾和浅水湾海滨长廊、香港公园和中环金融中心、天星码头和天星小轮、尖沙嘴和维多利亚湾、铜锣湾和维多利亚公园等。

《科学发现影像课程》赴港交流研修班掠影


人民出版社科技创新经典STEM课程是一套关于如何制作青少年科学发现微电影的教材,它包含《科学发现影像课程》《透过镜头 放飞好奇——“蓝鲸科学电影院”获奖作品评析》《科学影像 点燃梦想——“蓝鲸科学电影院”获奖作品评析》3部分内容:

《科学发现影像课程——科学微电影》 该书主要讲述了什么是青少年科学微电影及青少年科学微电影的制作流程。第一章、第二章主要介绍了什么是青少年科学微电影、做青少年科学微电影的意义以及青少年科学微电影要讲的三个故事;第三章、第四章讲述了青少年科学微电影的拍摄和剪辑,通过讲述拍摄和剪辑的基本知识和技巧,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摄像操作、了解摄影知识、熟悉剪辑软件的使用;第五章讲述了青少年科学微电影的核心——科学探究,通过分别讲述科学探究的六个步骤:观察与提问、猜想与假设、计划与组织、事实与证据、模型与解释、表达与交流,让学生更加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增强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第六章讲述了青少年科学微电影脚本的创作,从“选题-做计划-列大纲-分镜头脚本-解说词与标题”这样一个流程,让学生了解脚本在影片制作中的重要性,及如何利用脚本控制影片的结构和内容。第七章主要是针对影片制作完成后如何进行展评活动、如何申报美国波士顿“国际青少年科学发现影像大赛”(美国青少年科学技术与工程协会主办)、“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中国科协青少年活动中心主办)、“全国中小学生微电影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国家广电总局联合主办)等问题进行指导。

《透过镜头 放飞好奇——“蓝鲸科学电影院”获奖作品评析》内页展示


《透过镜头 放飞好奇——“蓝鲸科学电影院”获奖作品评析》《科学影像 点燃梦想——“蓝鲸科学电影院”获奖作品评析》这两本作品评析,以美国波士顿“首届国际青少年科学发现影像大赛”获奖作品作为案例,分别从科学探究、拍摄剪辑、脚本与解说词、出境与表达、科学技术与社会精神等5方面评审标准的角度进行分析、评价每一步作品的优点与不足,并收录了大赛评审专家从科学探究、拍摄剪辑、脚本创作、出镜表达、STS精神等5个方面对优秀作品的评析。为更多学校开展科学影像课程,制作完成科学微电影作品、参加科学影像大赛提供参考。 


《科学影像 点燃梦想——“蓝鲸科学电影院”获奖作品评析》内页展示

五、师资

● 人民出版社《科学发现影像课程》编委会专家

● 香港青少年科学院专家

● 香港电影界著名导演、编剧、摄影指导等

● 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

● 科教频道制片人

● 国际青少年科学发现影像大赛最佳科学教师

● 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优秀教师


姜冬梅,香港青少年科学院终身荣誉院长、环境科学博士、生物学教授


潘恒生(中),香港电影界最顶尖的摄影指导


郑浩,凤凰卫视资深评论员


香港青少年科学院的专家团队、人民出版社《科学发现影像课程》编写委员会,是中国青少科学影像教育的引进者和开发者,是国际国内青少年科学影像大赛的发起者和创始人。20多年来,这个团队坚守青少年科学教育,坚守探索发现,坚守启迪创新,借助影像使创新更亲近、让科学更美丽、令青少年更好奇。20年来,团队指导的项目在国际和国内青少年科技大赛中年年获得大奖,青少年在这个团队中形成了特有的人才成长的浪潮模式,后浪推前浪,青少年人才辈出。研修教师来到香港青少年科学院,为自己打开了一扇门,也把整个世界送给了学生。

六、研修班费用

在港研修交流的全部费用为RMB15,000元/人,其中包括:在港食、宿、行费用;专家讲座费、野外考察费、研修课题费、交流场地费、租车费;茶点矿泉水费;合影、结业证、八达通、电话卡;境外旅游保险费。

七、后续活动

凡参加“人民出版社科技创新经典校本课程《科学发现影像课程》赴港交流研修”的学校,可以获得以下优先:

1.优先优惠预定人民出版社科技创新经典STEM课程丛书200套:《科学发现影像课程》《透过镜头 放飞好奇》《科学影像 点燃梦想》;

2.优先申请授牌“香港青少年科学院 人民出版社科技创新经典STEM课程基地”;

3.优先与香港青少年科学院建立合作平台,推进本校STEM课程建设、获得人民出版社《科学发现影像课程》编写委员会专家亲临本校指导;

4.优先获得推荐参加201910月在美国波士顿举办的 “第四届国际青少年科学发现影像大赛”。

2016年、2017年和2018年,香港青少年科学院成功举办了8期“《科学发现影像课程》赴港研修班”活动。同时,在香港、澳门和广东等地选择了多所示范学校。研修班教师辅导学生完成的科学微电影作品在美国波士顿举办的第一届、第二届和第三届“国际青少年科学发现影像大赛”和分别在中国沈阳、内蒙古和长沙举办的第七届、第八届和第九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上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辅导学生拍摄制作科学微电影


辅导学生参加国际青少年科学发现影像大赛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胡宝星职业技术学校的老师在学习了《科学发现影像课程》,并指导学生完科学微电影作品、荣获国际和国内大奖后,感触颇深!

范承国老师有感而发:在拍摄科学微电影的过程中,很多人都把注意力放到选题要有多么好的创意、多么好的拍摄手法、多么炫的视频剪辑效果上,而我认为科学微电影的核心是科学,应该把大部分精力放到探究对象的本身,把被探究对象最真实、最直观的一面展现出来,其它的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在完成《葱兰杀手——葱兰夜蛾的生命周期和防治》这一作品时,拍摄幼虫化蛹、蛹化蛾、蛾产卵、幼虫破壳而出的这些镜头,花费的时间是最多的,没有用任何特殊手法去处理,而是把这些镜头原原本本的展现了出来,但这也恰恰是最精彩的地方。就像地质学家李四光说的,科学是老老实实的东西,它要靠许许多多人民的劳动和智慧积累起来。我想只有这样实实在在的青少年科学教育,才是我们当下最需要的。”

梁志艳老师感慨地说:“很想念科学微电影作品制作冲刺的那段时间,学生和我一起为我们的作品做最后的剪辑处理,我们一起期待我们的作品首映礼,我们一起成长!在整个活动中,好像我在成就学生,其实学生也在成就我。让我们彼此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相互滋润成长!这就是科学微电影活动最美妙的地方。”

研修教师指导完成的青少年科学微电影获奖作品

《狮舞岭南之人机共舞

项目作者:李欣、陈启涛、麦倩文、麦旺均、刘健培、麦梓澄、罗鉴昌

学校: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胡宝星职业技术学校

辅导老师:徐登峰、李妍

获奖:

2018美国波士顿第三届国际青少年科学发现影像大赛“亨达”最佳发明创新奖、科学微电影优秀作品一等奖;

2018中国长沙第九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科学万花筒”科学探究纪录片最佳视觉效果奖、安博创意科学影像奖、一等奖


如果您感兴趣,欢迎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香港青少年科学院 文化交流部主任   刘老师

+86-18098931104(内地)

+852-56287556(香港)

香港青少年科学院 STEM课程部主任   郝老师

+86-13523440919(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