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服务平台
开幕式的当天是中国的国庆节,主办方特别安排,在大赛现场飘扬起了一面中国国旗。
大赛组委会主席张波博士做“创新力的培养”的主旨演讲,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创新创业故事,Microsoft、Facebook、SpaceX点燃着大家内心追求创新的火焰。
大赛评委会主席哈佛大学医学院科学家Michael Bonkowski博士做了“我们都会变老”的演讲,他的演讲生动有趣,把复杂的长生不老问题讲得近在咫尺。参赛师生都为科学家的大胆探索和创新感叹,就连年龄最小的参赛选手赵宸飞也跑上前请博士签名。看到9岁的小选手,Michael Bonkowski博士突然在人群中蹲下身子,给小宸飞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我们不禁要为科学家的学识点赞,更要为科学家的人格魅力点赞。
参加第二届国际青少年科学发现影像大赛的每位参赛选手,不仅提交了自己的科学影像作品,还精心制作了项目展板。虽然是当地时间晚上近12点到达的波士顿,选手们来不及倒时差,第二天一大早,就忙着开始布置展板了。透过展板,观众可以看到每个小组、每位选手都是带着故事——一个关于他们自己的科学探究的故事来参赛的。如何用12幅连环画讲清楚这个故事?各个小组都下了工夫。展板刚刚贴上,小学组的选手已经被连环画吸引,放下手中的活儿,看故事去了。能吸引儿童眼球的科学探究故事才是真正的好故事!
大赛最为紧张也最为感人的环节,当属作品终评展播与参赛选手现场接受评委问辩的环节了。古色古香的哈佛大学教授俱乐部里,小科学家展播了他们此次参赛的作品。面对来自哈佛大学的大科学家评委们的提问,他们自信满满,对答如流,分享着自己在科学探究中的付出与收获、泪水与欢笑。
小科学家们在科学探究中表现出发现和创新能力,以及克服困难和坚持不懈的执着精神,赢得了评委们由衷地赞美和高度的评价。评委会主席哈佛大学医学院科学家Michael Bonkowski博士给予了高度评价:“这些参赛科学项目充满了正能量!我带过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有日本、印度、美国等等,你们是我见到过的最具创新能力的青少年!”评委哈佛大学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系刘鼎博士兴奋地说:“今天有很多感动到我的地方,你们做的研究真的可以和我们的科研项目相媲美,我对你们已经路转粉了!”
评委会主席哈佛大学医学院科学家Michael Bonkowski博士
评委哈佛大学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系刘鼎博士
最令人兴奋的环节莫过于隆重热烈的颁奖典礼了!此次大赛最终评出“亨达(Hantec)”最佳科学微电影1项、“亨达(Hantec)”最佳作品单项奖10项、“亨达(Hantec)”关爱专项奖12项,共计奖金10万元。大赛还特别颁发了“蓝鲸博士”最佳科学教师奖!此外,还有优秀科学微电影作品一等奖20项、二等奖20项、三等奖20项和入围奖24项。获奖师生的获奖感言感染着每一位听众,会场掌声不断!
Robert Desimone博士因在科学栏目《最强大脑》中担任最强评委而吸引了众多中国粉丝,大家纷纷上前与他签名、合影。令大家惊喜的,Robert Desimone博士为每位师生准备了一份礼物,引来一阵尖叫!
2017第二届国际青少年科学发现影像大赛已经圆满地落下了帷幕,每一位参赛选手都展示了自己在科学创新方面的实力和风采!在创新之都波士顿,其浓厚的科学创新氛围、随处可见的创新精神深深地影响和激励着孩子们,极大地开阔了孩子们的国际视野,也为他们铺就了一条更加宽广的科学创新之路!相信孩子们会像科学家们学习,学习,再学习;坚持,坚持,再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