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服务平台
2018年9月29日至10月6日,第三届国际青少年科学发现影像大赛在美国波士顿成功举办。在大赛开幕式上,家长代表杨勇先生道出了每一位参赛选手父母的心声和期望,使每一位父母感同身受。
今天,我们齐聚在波士顿美丽的湖畔,举办第三届国际青少年科学发现影像大赛,真是一个奇妙的时刻。昨天,我们经历了人生中一个非常漫长的黑夜,整整度过了24个小时,包括在夜空中飞行了16个小时,又在波士顿度过了8个小时的夜晚。昨天,我们还在各自生活的地方,北京、广东、香港、澳门等各个城市,今天却相聚来到了这里。
9年前,我曾经作为政府官员来到波士顿,给我留下的印象已经不深了。这一次,我又非常荣幸地来到波士顿,不是作为官员,而是作为参赛学生的爸爸来到了这里,第一次感受到了作为家长的光荣。16年前,我有了自己的儿子,当时他还非常小,小得就像一只小猫咪。通过16年的培养,他长大了。这16年来,当他冷了、饿了的时候,有他的妈妈给他喂奶、做饭、买衣服;当他该上学的时候,有他的姥爷每天接送他上学;当他生病的时候,有他的姥姥陪在身边照顾他;我却为他做的不多。但是当他成功的时候,我要真正做一回他的爸爸,让他记得这个行程,让他记得爸爸也一直陪伴在他的身边。
我们飞了很远,来到了波士顿。在这个世界上,超过12000公里的航线是不多的,我们却飞了13000公里,从东八区来到了西八区。为什么要在波士顿举办比赛呢?作为家长,肯定希望孩子能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收获良多。
首先是希望同学们学会走路。中国有句古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于“行万里路”,人们一般会理解为要走一万里路,甚至走更远的路。其实可以这样理解,也就是要到一万里之外的地方行走。当我们到达地球的另外一端,感受那里的人生和风情时,我们的生活会更加充实,对人类的理解也会更加丰富。
另外,希望同学们学会创新。波士顿是创新之都,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是一颗创新的火种。我观看过同学们创作的科学微电影作品,每一部作品中都提出了一个问题,并且解决了这个问题。在整个科学发展史上,同学们提出的这个问题虽然只是一个很小的问题,但是有了这颗火花的点燃,随着大家知识的增加,这个火花一定能够燃烧起更加光亮、创新的火炬。
同时,也希望同学们学会交流。一个人的思考是有限的,这么多同学相聚在一起,你们思想的火花会进行碰撞。同学们和这么多哈佛大学的大科学家,和这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思想互相碰撞的时候,星星之火会燃烧起创新、思考的熊熊火焰。今天我们聚在一起是一团火,明天我们分散是满天星。
家长是一个非常矛盾的存在体。从内心的情感上来说,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永远在自己的身边;而从理性上来说,我们所做的却是让孩子走得更远,走到世界各地去。虽然星河灿烂、世界永恒,虽然有科学家正在研究长生不老药,但我们终将会老去,青年一代会逐渐成长起来。
如果把参赛的每一位同学比作一颗冉冉升起的星球,用火箭把你们推动起来,家庭便是你们的第一阶动力,学校是你们的第二阶动力,我们所参加的国际青少年科学发现影像大赛则为你们加上了第三阶动力。第三阶动力教你们学会走路,教你们学会创新,教你们学会交流。但是这阶动力最终也会离开你们,速度加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最终要靠你们自己的动力来成长,给人类创造更多的智慧和财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作为家长,我们心中期待的是,当你飞得更高、更远的时候,记得回家的路、记得一切的创新都有永恒不变的真理和规则、记得和大家交流的时候,能够留出哪怕一点点的时间给自己的父母、留给自己的启蒙老师。
作者:杨勇
摄影:于洲洋 刘海鹏 徐登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