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常高兴大家把对手作为榜样相互学习的这种态度,这会为你们的成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第三届国际青少年科学发现影像大赛组委会主席张波博士在大赛闭幕式上的精彩演讲,非常好地诠释了国际大赛举办的意义和对学生热切的期望,令人回味无穷,感触良多。

今天全文推出张波主席的演讲稿,一起来感受大赛带给参赛选手的影响。

六天前,我们为着同一个目标、同一个梦想从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地方走到一起来。经过激烈的展评与比赛,我们一起收获成功的喜悦。

首先祝贺所有获奖的同学和指导老师,祝贺你们取得优异的成绩!同时我也祝贺没有获奖,或者没有获得自己预想目标的同学!因为我觉得除了得到最高奖的同学,其他同学可能都没有达到预想的目标,但我更希望得到最高奖的同学也能看到自己的差距和发展空间。所以,对没有获奖的同学、或者没有获得自己预想奖项的同学,我希望你们得到的不是失望、不是灰心,而是新的目标、新的方向!

1.把对手从压力变为榜样

前几天我在给大家分享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消息的时候,曾经告诉大家华裔科学家耶鲁大学教授陈列平博士遗憾地与诺贝尔奖擦身而过。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陈教授说:“我的失落感只持续了半分钟。”因为他还有更重要的科学研究要做。这才是真正的科学家!真理,只有真理才是他的目标!我们设立这些奖项是为了激励大家,促进同学和老师们对科学探究的进一步追求。但这些奖项对我们的作用就像多巴胺一样,虽然会带来快乐,作用的时间却是短暂的。所以我希望大家千万不要把这些奖项和多巴胺当作自己的目标,不然我们就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我很欣慰地看到,经过这几天的交流与学习,同学们从其他参赛选手身上学到了对方的优点,也看到了自己需要提升的空间。我在这里引用一下澳门培正中学王丹怡的成功日记——

今天的比赛中,可谓高手云集。

......真的让我学习了不少,与此同时,也大开了眼界。的确,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即使在自己的学校成绩很优秀,在外面总有人比你强。

这次比赛中,我见识了不少高手。有的在拍摄方面让我感到惊叹,他们对影片的质量、对自己的目标之高,能从他们的影片中自然流露出来;有的在答辩时表现自如、对答如流。我认为,这些都是我的不足,我应该多多练习。或许,我可以多向老师、同学请教拍摄中遇到的难题。至于答辩,我应该多做准备,练好自己的胆量,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强中自有强中手,一山还有一山高,与其让对手成为自己的压力,不如让他们做自己的榜样,让自己变得更好。

看到这样的总结,我非常欣慰。这就是我们举办大赛的目的之一。我非常高兴大家把对手作为榜样相互学习的这种态度,这会为你们的成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如果你有和这位同学相同的看法,请为自己鼓鼓掌,你离成功更近了一步!

2.全方位感受科学的魅力

过去的几天里,我们一起倾听科技前沿科学家讲述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从他们那里,我们不仅学到了科学知识、研究方法,而且学到了他们对待科学的认真态度。我们一起走访了著名大学、科学研究院所、重点实验室,从这些参观访问中,我们学到了思想独立、学术规范、教学和科研相互补、基础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教学理念。我们还一起和杰出大科学家座谈,从科学研究到个人成长发展,科学家们无不悉心教导,从他们身上,我们学到了追求科学真理的孜孜不倦的精神!


我们的大赛虽然以科学探究为主题,但我们的主要目的是培养青少年的各项能力,尤其是思考能力。美国教育家杜威说:“思考,如漆黑夜里的一簇火苗,给你以希望;如浩瀚大海里的一串浪花,给你以勇气。”作为一名科学家,我真心希望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加入我们科学研究队伍,但我也知道随着你们年龄的增长、知识的扩展,兴趣爱好可能会发生变化,甚至会转变到一些非科学的学科。但我相信无论你们将来从事什么职业,你们今天的这些科学探究经历、学到的技能,尤其是思考能力,都会使你们获益良多,对你们的个人发展起着积极推动作用。

3.科学探究中学会团结协作

我还非常高兴地看到同学们在科学探究中学会了团结协作,不是单单用个人的力量,而是用团队的力量来解决问题。这也是我们想通过科学发现微电影教育要达到的目的。归根结底,科学发现仅仅是我们的教育手段,我们教育的目标是育人。刚才熊校长给他们的学生打了99分,我觉得有点不满意,这个分有点不公平。根据大家在这次大赛中的表现,我给大家打了99.5分。你们在这届大赛中的表现体现了中国青少年文明礼貌、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面貌。我希望大家继续保持这样的良好风貌,在以后的学习、科学探究和其他工作中取得更大进步,补上0.5分的差距。


我还想借此机会感谢我们的校长、科学指导老师,是你们兢兢业业悉心指导,才使我们的学生有了今天的优异成绩。没有你们拉着学生在操场走两圈(有辅导老师为了鼓励学生坚持下去,拉着学生在操场上走了一圈又一圈,谆谆教导,诲人不倦),没有你们和他们一起谈人生,我们就会失去这些优秀的科学探究作品,也会失去这些出色的同学,为你们的尽职尽责点赞!我在此也感谢我们默默奉献的家长,是你们在背后的大力支持,才使我们的同学可以在科学的海洋里自由遨游。

本届大赛的圆满成功还在于我们组委会、评委会老师的辛苦付出, 我们组委会是从去年10月份,也就是第二届大赛刚刚结束就开始准备今年的大赛。同时我也感谢我们评委会的辛苦努力,有时我们会为一部作品争论到半夜,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同学们作品的优秀、竞争的激烈,也反映了我们评委的尽职尽力。请大家把掌声送给我们组委会和评委会的老师们!

4.互动交流、惊喜感动

我们的大赛是一个互动交流的大赛。我们的选手从科学家、评委身上学到许多。同时,你们和你们的作品也在打动我们。就像我刚才对杨沐华同学说的,we are inspired by you. 你们也在激励我们!在此我想分享一下评委刘鼎博士的感触。

“科学微电影比赛,惊喜感动。有触角的少年心,让人惊艳的脚本、摄像和剪辑,克服重重困难,看见人心光芒。共患难与争执,想出100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希望我们在科学探究这条路上彼此激励,共同进步!

我们的大赛是大家进步的台阶、是传播科学教育的播种机、是迈向未来的跳板,科技创新,放飞梦想!

谢谢大家!


摄影:于洲洋  刘海鹏  徐登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