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01
来者能战


5位香港中学生组成的“猕猴研究小组”到底有多牛?他们真是拿奖拿到了手软!你听说过的、没听说过的国际青少年科学赛事,只要有他们的身影,他们就一定会演绎“来者能战,战者能胜”的传说。


在刚刚落下帷幕的两大顶级国际青少年科学赛事上,他们再次斩获大奖。2023 “再生元”国际科学与工程学大赛(Regeneron ISEF)是全球高中生科学赛事的世界杯,举办73年来,当年的参赛选手已经有8位获得诺贝尔奖,从中走出的著名科学家数不胜数。日内瓦国际发明展更是发明家诞生的摇篮,2023年是第48届。


来自香港的猕猴研究小组由5位中学生组成,他们是15岁的林山山(香港哈罗国际学校)、13岁的湛若同(香港汉基国际学校)、14岁的雷致远(香港汉鼎书院)、13岁的卢滢檀(香港汉基国际学校)和17岁的韦诗瑶(香港维多利亚沪江国际学校)。


别看他们还是青葱少年,但是他们完成的两个研究项目真不简单,一个项目是A Study on Diving Behaviors of Macaca mulatta in Hong Kong: Implications for Climate Change(香港猕猴跳水行为的研究:气候变化的影响);另一个项目是Face Recognition System Designed for Macaca mulatta based on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普通猕猴脸部识别系统设计)。


5位中学生,两个项目,分别代表香港队斩获2023 Regeneron ISEF地球与环境科学学科大奖“四等奖”、第48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铜奖。


千万别以为ISEF的四等奖不值一提,要知道全球100多个国家的1800名参赛选手,都代表着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最高水平,这些选手只有25%的获奖概率,75%的项目和选手没有奖项。不过,ISEF崇尚科学交流,每一个来到ISEF的选手都被认为是胜利者。


日内瓦国际发明展并不是专门为青少年举办的,十三四的香港中学生与大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同场展出,能够获得铜牌实属不易。


5位中学生每年在香港青少年科学院举办的夏令营中相遇,在科学探索的花园里挖呀挖,种下了好奇的种子,开出了科学发现的花!


PART.02
项目一:猴子跳水

A Study on Diving Behaviors of Macaca mulatta in Hong Kong: Implications for Climate Change.

香港金山郊野公园猴子跳水行为的研究:气候变化的影响




项目纪录片(1):初步成果





项目纪录片(2):深入研究



项目获奖:

2023年5月 再生元国际科学与工程学大赛(Regeneron ISEF)地球与环境科学学科大奖“四等奖”;

2023 Regeneron 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air (Regeneron ISEF):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4th Place of Grand Award.


2023年4月 第25届香港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高中组“能源及环境科学”三等奖;


2022年10月 香港-纽约•国际青少年科学影像大赛“HMA”最佳科学微电影奖、最佳剪辑奖、科学微电影优秀作品一等奖。

2022 Hong Kong-New York ·International Youth Science Video Fair: “HMA”Best Science Video Award & Best Film Editing Award, The First Place of Grand Award.




赛场花絮:


PART.03
项目二:猴脸识别



Face Recognition System Designed for Macaca mulatta based on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普通猕猴脸部识别系统设计




项目纪录片(1):初步成果




项目纪录片(2):深入研究



项目获奖:

2023年4月 第48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铜奖;

Bronze Medal in 48th Geneva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of Inventions.


2023年4月 第二十五届香港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初中组生物及健康 一等奖;


2023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 最佳作品之一;


2021年12月 中国计算机学会(CCF)第二届科普视频大赛 中学生组 一等奖;


2021年10月 香港-纽约•国际青少年科学影像大赛 “HMA”最佳科学微电影奖、科学微电影优秀作品一等奖。

2021 Hong Kong-New York ·International Youth Science Video Fair: “HMA”Best Science Video Award, The First Place of Grand Award.




赛场花絮:








项目二:猴脸识别

PART.04
薪火相传



传统的科学教育常常把灌输知识放在第一位,但是中国有句古话“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当今科学教育的理念是“深度学习”,辅导老师鼓励学生从身边的科学问题入手,引领学生在一个很小的选题下深入地挖下去,用“两厘米宽,两公里深”来形容青少年科学教育探索再形象不过了。


辅导《香港金山郊野公园猴子跳水行为的研究:气候变化的影响》是5位非常年轻的辅导老师,刘海鹏、杨沐华、黄安恩、于洲洋、王宏宇,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27岁,但是他们辅导科学探究作品的能力却辛辣而老道,这些令人刮目相看的能力源自于他们对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理念的准确理解和把握,辅导老师们用热爱去培养热爱,用人格去塑造人格,用创新思维去激发创新思维。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普通猕猴脸部识别系统设计》的4位辅导老师于洲洋、马尧、刘海鹏、王宏宇平均年龄也只有30岁,他们一样重塑了新一代科技辅导员的形象,他们不再是“蜡烛成灰泪始干”的悲剧老师,而是点燃科学梦想、传播科学思维的薪火相传的使者。


香港猕猴研究小组同学们和辅导老师们的故事还在继续,我们共同期待精彩续集!


图片

图片

Youth Science  Discovery 

青少年科学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