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服务平台
透过镜头,放飞好奇
科学影像,点燃梦想
2023香港-纽约
国际青少年科学影像大赛
9月30日~10月5日
在线上举行
来自中国香港、澳门、内地
以及美国、英国、加拿大、葡萄牙、新加坡的
中小学生及大学生
72个科学微电影项目
近300名参赛选手
和200多位教师
参加了9月30日~10月1日的
终评第一轮中文答辩
↓↓↓
“这是我和马启珍老师指导学生参与科学微电影活动的第6年了!6年里,每年国庆期间的答辩成了假期的‘标配’节目。”广东佛山市顺德区胡宝星职业技术学校教师陈春英告诉记者,“从一开始不知道什么是科学微电影,到后期能就这个项目侃侃而谈,并带领学生做出一部部比较成功的科学探究纪录片,其中的酸甜苦辣或许只有参与者才能切身体会。当然,最重要的是学生获得成长!这就是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我们还会一如既往地继续参与到科学微电影的探究中,也希望我们会创作出更加优秀的影片。”
澳门培正中学教师陈健鸿告诉记者:“每次带学生参加比赛,对于我和学生都是一次新的体验,与传统课堂不一样,科学微电影的教学需要让学生对生活充满好奇心,去发现身边各种有趣的现象,用科学知识去解释身边的事物,通过科学实验去找出事物或现象的因果关系,再用影片的方式将探究结果呈现给评审及观众。谢谢大会提供这么好的学习平台,让老师及学生都获益良多。”
河南郑州市实验小学参赛选手林嘉祺说:“在这次答辩活动中,评委老师与我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老师们提出的问题让我们认识到了本组微电影的不足之处,我们也找到了相应的改进方法,比如实验设计可以更加严谨,拍摄手法可以更有趣味,视频呈现可以更加突出科学探究过程等。通过本次答辩,我们提高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让我们对科学微电影的拍摄与制作有了更深入地了解,也体会到了科学微电影的更多意义。”
“这次答辩是我高三最后一次的一个里程碑式的重要时刻。感谢评审老师在评价我们作品时所给予的建议和指导。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对我们来说非常宝贵,我们将虚心接受评审老师的建议,并将其视为成长的机会。我们会仔细研究每一条建议,并在未来的制作过程中加以应用,以提升我们的技术和创作水平。”澳门培正中学的参赛选手黄净熙说。
“我很幸运通过姜冬梅博士在2009年第一次接触到青少年科学影像活动,14年来从未间断辅导学生创作科学微电影。一路走来不仅让孩子们从中获益,自己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长。”2021国际青少年科学影像大赛最佳科学教师奖获得者、陕西西安市高新一中初级中学教师赵鹰十分感慨自己十多年参赛的经历。
“每年国庆节举办的国际青少年科学影像大赛,是我们科学教育工作者的一大盛事!感谢大赛组委会给予大家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向致力于青年科学教育的香港科学院和全国的科学教师致敬!更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祝愿2023国际青少年影像大赛圆满成功!”2022国际青少年科学影像大赛最佳科学教师奖获得者、胡宝星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徐登峰表示。
“作为一名教师,我觉得我很幸运,能和国际青少年科学影像大赛相遇。看到学生们的作品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我感受到了他们的进步和成就。”第一次参加大赛的河南郑州市实验小学教师李湘豫说。
据悉
国际青少年科学影像大赛
自2016年开始
已经连续举办了8届
其中
在美国举办了4届
今年是第4年在线上举行
记者了解到,这次大赛线上终评答辩分两轮进行。第一轮为线上中文答辩, 共有72个青少年科学影像作品参加,选拔其中的15个项目进入第二轮。第二轮为线上英文答辩。
大赛由香港青少年科学院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拉蒙特-多尔蒂地球观测研究所共同主办,郑州市教育局实验教学装备管理中心、上海市未来学习研究与发展中心、新疆兵团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中国环境出版集团、小学生学习报、教育时报、中学生数理化协办。
大赛得到了香港数码港管理有限公司的支持。
本次大赛最终将评出11项最佳奖和12项关爱奖。获奖项目将获得Hantec Markets(Australia)Pty Limited赞助的“HMA”奖金,共计人民币10万元。
为表彰科学教师在辅导学生参与科学微电影活动中做出努力,鼓励更多的科学教师积极投身到科学教育中来,本次大赛还将评出一位“最佳科学教师奖”,得奖者将获得由蓝鲸博士捐赠的稿费5000元。
本届大赛在赛前作品展播阶段,还特别增设了最佳人气奖。
第一轮线上中文答辩72个作品,共用时15个小时评审。记者在线上答辩现场看到,每一位选手都做了充分的准备,评委们认真中又不失幽默,气氛既紧张又热烈。
记者从组委会了解到,大赛的中文评委来自5个不同的专业领域,科学、影视技术、科学传播、教育、STEM辅导;国际评委主要来自科学领域,地球化学、冰川海洋、神经与生物行为学、科学教育等不同领域,充分体现了国际青少年科学影像大赛跨界融合的特色。
随着青少年科学微电影活动逐步成熟和走向深入,作品越来越多、水平越来越高、选题越来越难。在选题方面,建议同学们、家长们和指导教师从身边做起,观察、了解您身边的种种生物,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有一节课就是: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我们身处大数据时代,环境监测、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调查都需要更多的“公民科学家”参与,需要更多的眼睛、耳朵、手机、相机、摄像机来发现、记录我们周围环境和动植物的变化;物种识别的手机App和小程序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用,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物种鉴定方面的困难。翻看“青少年科学发现”微信公众号,您会看到许多小动物的身影,它们是天才的演员、科学微电影中的“主角和大腕”。
呼吁中学生物教师关注和参与到这项活动中。实际上中学生物教学与青少年科学微电影活动有共通的目标,在探究过程中也有共同的乐趣,借用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开篇“致同学们”中的几句话:“为自己的好奇心而自豪;为提出好问题而愉悦;为动脑动手、主动探究而兴奋;为交流与合作而快乐;为理解和欣赏而倍感充实”。我们一起走进身边的大自然,去像法布尔那样观察,像廷伯根那样分析和思考,去发现更多、更精彩的生命奥秘。
本届大赛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越来越多的项目使用影像技术对科学探究对象进行深度分析,而不仅仅是把影像作为记录科学探究活动过程的工具。除了往届已经应用广泛的手机显微影像、延时摄影等,本届大赛的多部作品都采用影像记录包括微距摄影、升格(慢动作)记录手段拍摄动物器官细节、记录关键行为,通过回放影像方式辨析器官构造、统计行为习惯,并借助最新的AI人工智能工具,对影像甚至动物叫声声纹特征进行分类。这些影像、音频新工具的引入和应用,不同程度地提升了参赛作品的科学价值。这些影像、音频新工具的引入和应用,不但能够“看清楚”人眼在科学观察中无法实时辨析的细节和动作,而且扩充了人类大脑的分析判断性能,不同程度地提升了参赛作品的科学价值。
本届参赛作品的另一个特点,是手机拍摄的影像素质和表现力进一步增强。与相机、摄像机相比,无处不在的智能手机降低了同学们拍摄制作科学微电影的门槛,也便于随时拍摄记录关键探究画面。与手机拍摄紧密相关的手机剪辑App,如剪映,既能直接在手机上剪辑,通过云共享方式也可以在电脑上的剪映客户端精剪同一项目——也就是说,只要你对科学探究有兴趣有热情,专业视频拍摄制作设备不再是障碍。拿起手机,开启你的第一部科学微电影项目吧!
2023年的作品大家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不断创造惊喜,尤其是在观察与发现、查阅资料、猜想的能力明显提高,团队的协同能力越来越默契。在出镜配音、语言表达、现场答辩等方面也涌现出不少优秀选手,舞台表演的痕迹越来越少了。随着拍摄、剪辑设备软件的普及,人们对视频的不断熟悉,未来还会有更多优秀作品。
春种秋收,每一部作品少则半年多则一年,大家在创作中观察万物,带着疑问探究其中的奥秘,拍摄、剪辑、文稿写作、团队协作在活动中高度融合,大家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准备作品,进行科学研究、实验和创作,以确保影像作品兼具科学性和创意性。这个过程对科学知识和技能的提升是非常有益,并且能够激发同学们进一步探索科学领域的热情。跳出课本找选题、带着好奇多问几个为什么、敢于质疑用行动去探究……在科学影像的创作中,不要害怕尝试新的想法和方法。大胆展现你们的创新思维,不断寻找科学领域中的新颖和有趣的角度。
古往今来,人才都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教育、科技、人才是国家的基础支撑。通过科学影像的创作,同学们拥有了与众不同的“眼睛”,主动思考;迸发出从未有过的激情和创造力,主动创造;收获了小伙伴的友谊,主动沟通。在青少年的成长阶段,这将是不可或缺的一段难忘经历。在创作过程中一定会遇到挑战和困难,但不要气馁,坚持并保持耐心,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创造力。通过不断努力和改进,我们将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
“坚持不需要理由!”这是“斑落新妇蜘蛛颜色之谜”项目组的小同学在答辩时说的话。在这届评审中,我们看到了青少年在科学微电影活动中的成长,表现出的更多的科学精神。如:在大雨中坚持野外考察、太阳暴晒下三个小时的拍摄、连续5天每天凌晨时刻的观察、持续两年或三年深入做探究、镜头前执着投入的坚定眼神、为寻找研究对象海边几个小时的守候、两百多次鸟儿降落的记录、几百份调查问卷的发放和统计……这些令人难忘的镜头,讲述了小科学家们在科学探究中感人的故事。
科学教育,不只是科学知识的传输、科学思维的训练和科学方法的培养,更是应培养孩子们学会坚持不放弃、学会迎难而上、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青少年科学微电影活动是一个非常好的科学教育载体,孩子们可以走出课堂、跳出课本、拓展视野,寻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科学问题,切开一个小口子,做深入的探究。
科学微电影活动开展近20年了,积累了丰富的作品资源,建议我们的科学教师和家长,带着孩子多观摩历届优秀的科学微电影作品,从中学习如何把握选题的方向、如何进行科学探究,体会科学精神的表达。期待更多师生和家长参与到这项经典的科学教育活动中来。
担任第一轮线上答辩主持的是香港青少年科学院刘海鹏。
一起来看看参赛选手的感受
↓↓↓↓
参赛选手韩墨凡:
这次答辩评委老师们提了很多问题,有的准备过,有的没有准备过。其中一些问题确实让我一时间回答不上来,所以为了准备接下来一轮答辩,还是需要再认真准备一下。尤其是对于评委老师问的最后一个关于制作的心得体会,我认为有可能会在接下来的一轮中出现,需要我格外重视。
参赛选手张可心:
通过答辩与评委老师的交流,我对我们的作品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感到存在的不足,对我们改进作品提供了帮助。答辩对我来说是一次很好的锻炼,不仅提升了自己科学表述的能力,还让我看到其他参赛选手的强劲实力。我意识到,要永远保持对事物的好奇心和不断学习、实践的热情。答辩就像是一场自我剖析,可以取长补短,激励自己继续求索。感谢我们小组的同学和评委老师。
参赛选手麦兆辉:
答辩前既紧张又担忧,我不清楚要问什么问题,该怎么去应答,害怕回答不上或者答非所问就会影响到这部作品。队友时刻安慰我,老师和我们一起进行了多次的答辩模拟,熟悉流程。答辩开始,本以为十分严格的专家,却是和蔼可亲,和我们解答作品里面的问题,给我们提供改进的意见。但由于紧张,答辩的过程中,我一个问题也没有去回答。但是悠悠学姐却能将问题迎刃而解,给我们团队许大的帮助。今后我还需要去改进,提高答辩能力,为团队增添一份力量。
参赛选手黄文健:
当我面对着各位评委老师,我感到心跳加速。我尽力去展示团队的成果和创意。虽然有时会遇到一些挑战性的问题,但我尽力回答,展现我们的专业知识和对项目的理解。答辩是一次宝贵的经历,它不仅增加了我的经验,还锻炼了我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我将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答辩,并从中汲取宝贵的教训,不断进步和成长。
参赛选手涂光悦:
面对评委们的问题我是有点紧张的,但当我看到一旁的伙伴们互相帮助轻松愉快的回答着评委们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认识到自己还有着许多的不足,也学习到了很多。希望我们TBIC这个大家庭能制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参赛选手巫佳涵:
这次的答辩我也深有体会,我深刻的意识到了我的不足,我应该鼓起勇气回答评委老师的问题让评委老师更加认可对我们团队的互动进而加多些印象分。我还需努力把师兄师姐教的技术学精,还有继续突破自我,争取不要胆怯。
本来我很怕一个人融入一个陌生的集体,可在我们这个团队里,大家都很热情,对我这个小师妹也特别的照顾,给了我很多展现自我的机会,让我不断地历练、突破。我不仅学会了拍摄微电影的基础知识和技巧,更多的是学会了如何做人。
辅导教师徐登峰:
从事科学微电影活动辅导多年来,感觉今年是最难带的一年,3部作品从传统文化带科技创新,用机器人创新制作佛山铜凿剪纸;从非遗美食到技术改进,用古法制作非遗传统美食龟苓膏;还有特殊小动物蚰蜒的生活习性探究……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从拍摄手法、故事编排、人物出镜等都下了很大的功夫,但感觉并没有之前那么顺畅。也许是学生换了、也许是题材变了、也许是自己变懒惰了……
3部作品只有一部进入第二轮的答辩。学生的失望之情溢于面上,团队士气低落。忙于安慰学生的同时,也反省这次活动的辅导过程。我们团队的探究历程较长,从进入TBIC科学微电影团队,融入团队、选题、开始拍摄制作,学生占了很大的主导地位,绝大部分是由学生自主完成的,他们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包括情感。对于科学微电影,按他们的话说,从未如此认真地做一件事情,而且能坚持这么久、这么认真的做下去。我想,他们是真正喜欢科学微电影活动的。对于职校的专业教师来说,是科学影像教育拓宽了我的思维,让我突破了教授学生技能传统的方式方法。在科学微电影活动中,不仅有科学探究的方法,而且还有影像表达的方式,这都是很好的教育教学方法。对于学生而言,科学影像教育打开了他们对未知世界探索的大门。通过做科学微电影项目,他们成长、成功,获得自信,提高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领导协调能力和科学探究的能力。这将帮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越来越出彩。
参赛选手梁家齐:
经过一论的答辩后,我深深地感受到每位评委老师对科学和拍摄的热诚,他们都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意见,包括在剪辑技巧、语言表达、画面艺术、科学探究等 方面,我们小组也获益良多,在未来的作品中我们也会进一步地提升各方面的素质。
参赛选手梁欣:
首先,非常感谢评委们的提问,因为这些问题把我带到另一个层次思考和理解我们正在研究的课题,给了我一个很好地学习机会。其次,答辩时的交流,也令我更能好地掌握如何用易于理解的方式传达复杂的科学概念。再次,答辩给我反思和改正的机会,也获得了评审老师们专业的建议,帮助我看见自己的不足,以在日后改进。最后,答辩不仅让我展示能力,它还是学习、交流和反思的机会。无论答辩的结果如何,这个过程都让我很享受和很有意义。
参赛选手梁肇晴:
这次是一次十分宝贵的学习机会,很高兴可以与各位评审老师交流讨论,从中学习到了很多从未听过而且有趣的知识。他们的意见也令我们更加了解到如何去制作出更优秀的科学微电影作品,也从中学习到如何探究更多未知的科学。
参赛选手魏智诚:
参加答辩的经历让我深感受益匪浅。评委老师在这过程中提供了无数的指导和教导,不仅让我们掌握了许多制作方面的技巧,还扩展了我们的思考空间,都将对我们未来的作品有着深远的影响,让我们有信心创造更出色的作品。感谢老师的指导和激励!
参赛选手林圣铠: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个比赛。在经历接近一个月的拍摄科学微电影后,我开始会去留意身边许多大大小小的科学问题,亦对科学有了更大的热诚。在答辩的过程中,面对评委的提问,我们表现出了我们团队的热情、创意和专业知识。这次经历不仅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科学微电影制作的挑战,更让我们知道了自己不足和需要改善的地方。
参赛选手林子瑜:
在这次答辩中,很荣幸能得到各位评委老师的宝贵意见及指导。他们的建议让我们了解了如何优化我们的科学探究记录片,同时更学会了影片不同的呈现方式,为我们日后的影片制作提供了不少新构思。期望透过这次宝贵的经验,能让我们在往后的研究中有更大的进步。
参赛选手林敬昕:
我第一次参加大赛的答辩环节,听了评委教授们的许多经验分享及宝贵意见,获益良多。教授们的建议,将成为我日后改进作品的关键要素,并会继续优化作品里的故事内容、拍摄、剪接手法,努力做好及更多的研究及实验。
参赛选手黎正楠:
经过了这次的线上答辩,我见识到了其他研究小组同学们的口才及实验的有趣性、可探讨性,同时也非常感谢评委老们给我们的建议,我们会继续努力。如有下一次的答辩环节,我希望我能更主动地积极回答问题。
参赛选手曹芮涵:
因为我是第一次参加比赛,我很紧张。各位评委老师问了我们很多问题,让我很崇拜老师和教授们。这次比赛,让我学会很多东西,如拍摄、剪辑、认识昆虫等。比赛让我印象深刻,流连忘返,我会继续努力的!
参赛选手沙家如:
参加这次的科学影像大赛,我受益匪浅。我学会了如何使用摄像机来拍摄、剪辑及配音。我十分有幸能够亲密接触及探索大自然,并用镜头捕捉下大自然的神奇与奥妙。
这次的大赛让我变得更加勇敢。我以前看到一只小飞虫便会十分恐慌,现在我对大部分的昆虫都毫无畏惧,甚至能跟果蝇在同一个房间里过夜。
我非常想感谢我们小组的组员和两位老师。我们一起集思广益,每个人都做好自己负责的部分,才能完成制作影片,没有你们每一个人的帮助,肯定不会有这最后的成果。
参赛选手沙校如:
我对这次大赛感到又紧张又开心,因为能够参加这个大赛我感到很开心,同时又为我们的成绩也有点紧张。
我非常想感谢我的两位辅导老师,因为她们总是在我们绝望的时候想尽办法来帮助我们。例如:小卫老师在我们找不到蚁蛛吃什么的时候,她去垃圾桶帮我们找来了果蝇给蚁蛛吃。感谢我的组员们,她们非常善良,在我需要帮助的时候帮助、指导和照顾我。
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关于蚁蛛的知识,我还学到了什么叫做团结友爱。这次经历非常难忘,我会继续努力,继续成长!
参赛选手荆奕岚:
通过参加这个大赛,我有幸能够与科学教育顶级专家、评委老师们交流学习,接受老师们的指导,能够与众多优秀的参赛选手同台竞技,共同交流学习,让我增长了知识、拓展了视野,看到了更加广阔的科学天地。处处皆知识,处处皆科学。感谢大赛主办方和评委老师们为了青少年科学探究进步所做的努力,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少年,一定不负期望、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争取下一次做出更好的作品呈现给大家。
参赛选手秦牧尧:
线上答辩我是第一次参加,收获颇丰。在等待环节我有幸聆听了别的参赛选手的答辩,感觉他们思维灵活,想象力丰富,让我大开眼界。我们的作品被提问时,团队成员表达了对这次观察的想法和一些实践的结果。评委老师的点评让我们知道我们的拍摄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我们需要多查资料、多了解研究对象的背景知识、我们观察的范围需要再广一些。非常感谢这次机会,期待下次可以继续参加。
参赛选手宋宜泽:
通过这次答辩,我发现我们的科学微电影还有很多不足。特别是我们研究的是绿刺蛾,而茧则是选的黄刺蛾,说明我们观察的还不够认真。还有剪辑方面,音量忽大忽小,让人看作品时很不舒服,我们需要继续改正。
参赛选手刘梓渊:
这一次答辩让我感受到我们的科学微电影太过于“程式化”,不太成熟,有些不自然。在以后的科学探究和拍摄中,我们会多多改进,让视频的展现更自然、更丰富。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指导,我们会继续加油。
参赛选手林嘉祺:
今后我们会继续学习,留心观察身边的各种事物,不断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利用微电影将我们的科学探索过程更好地呈现出来。
参赛选手青硕:
经过此次答辩,我们会努力改进自身不足,生活中继续留心观察身边的各种事物,不断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利用科学微电影将我们的科学探索过程更好地呈现出来。
参赛选手张飞翔:
这次答辩我的收获:一是我们要多思考、多讨论,提高实验操作的严谨性。比如这次的盐水消毒实验,没有确定盐和水准确比例,下次做实验改进。二是从脚本到拍摄再到剪辑,整个讨论、研究的过程中各个方面,甚至花絮都展示出来。三是提高团队默契度。比如回答评委们的问题时,我们要么都怕因抢了别人的话而不说话,要么一起说,显得杂乱,没有体现出来我们更多的想法。
参赛选手宋宜泽:
通过这次答辩,我发现我们的科学微电影还有很多不足。特别是拍摄方面,应该将拍摄融入生活。科学微电影不是演出来,拍摄时要更自然、更真实。相机只是记录科学探索的过程,这是科学微电影的核心。以后应当注意。
参赛选手刘梓渊:
这一次答辩让我感受到我们的视频还是太过于“程式化”,不太成熟,有些不自然。在以后的拍摄中,我们会多多改进,让视频的展现更自然,更丰富。感谢各位老师的指导,我们会继续加油。
参赛选手王景泽:
第一次参加大赛线上答辩环节,尽管有了较为充足的准备,但是还有一点点紧张,虽然只有10分钟答辩,但收获满满。1.随机应变能力有待加强。今天面对评委老师的点名提问,我迟疑了几秒钟,特别遗憾,虽然后面几个问题回答的还不错。2.我们要更加注意实验数据的精准化,比如评委老师提出的盐水比例问题,我们出现了冷场现象。3.最大的收获就是科学研究是严谨的,需要有更多的思考与反复的求证。后期的剪辑制作也要流畅自然,更加生动真实!
参赛选手赵一诺:
有幸参加了第一轮的答辩,各位评委老师对我们的科学微电影也提出了非常专业的建议:在探究问题的时候要遵循科学的步骤,以及拍摄的时候的要注意技巧和方法。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会继续留心观察生活、认真探究问题并用镜头记录的。
参赛选手刘芸熙:
这次科学微电影活动,让我学会了如何用一双发现的眼睛从生活中提出问题并实施探究的科学方法,为我之后进入中学学习奠定了很好基础。视频拍摄这种方式,最大程度还原了我眼中的科学世界,激发了我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鼓励了我继续向未知领域研究的渴望。所以非常感谢我的老师,也非常感谢这次比赛。
参赛选手王麒玮:
能够参加大赛的答辩感到非常荣幸,我们获取了一个向评委展示自己作品和研究成果的机会,分享了自己的创作思路和科学原理,同时也展示自己对科学的热情和追求。通过聆听其他参赛者的分享,我们获得了更多的启示和灵感。这是一次难忘的经历,也是一次宝贵的经验积累。
参赛选手海晗石:
这次大赛让我受益匪浅,我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大家分工合作,提高了效率。同时,我开拓了眼界,看到了其他优秀的同学的参赛作品。通过参赛,提高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会了如何科学地制订方案并进行严谨的研究,还知道了如何使用剪辑制作视频的软件。感谢我们的老师给我们这次难得的参赛机会。
辅导教师李湘豫:
近些年来,影像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表达方式。科学影像大赛从多年前就看到了这种趋势,并在孩子心中撒下了一颗独有的种子。科学并非好深和艰难,生活中处处都有它的身影。探究也不是非要像论文一般晦涩难懂,用普通人的视角也有别样的精彩。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从选题、实验到拍摄、后期都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挑战,但是孩子们总能天马行空的想出多种多样的方法去应对。失败时,孩子们虽然也会垂头丧气,但却没有一个人说放弃。这不就是科学的精神、探索的精神吗?我觉得,孩子们能够拥有这样的永不放弃、无限进步的精神,是我们这次比赛最大的收获!
参赛选手黄译萱:
第一次参加这项比赛,我更多的是紧张和忐忑。但是现场的氛围却和我以为的样子大相径庭,愉快和轻松的现场互动,以及大家的相互鼓励让我融入到比赛中。虽然在答辩过程中还是有些拘谨,但整体下来还是不错的。评委老师们没有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也为我们指出了视频里的一些不足和改进方法。评委老师们的严谨态度和精益求精的精神,让我感触很多,受益匪浅。
参赛选手杨箫宇:
答辩开始前,我内心十分紧张。但轮到我们组答辩的时候,我感受到这并不仅是一次比赛,还是一次与评委交流的机会,这评委老师们都很亲切,这让我内心中的紧张慢慢消失了,顺利的完成了这次答辩。
参赛选手鲍思颖:
答辩前,我们查阅整理资料,在赵老师的帮助下,做好了答辩的准备。答辩当天,我们怀着忐忑的心情坐在屏幕前,等待各位专家老师的提问。随着答辩开始,专家老师们抛出了各式各样的问题,黄译萱和杨箫宇有条不紊地回答着,我也尽我所能地辅助他们。这次答辩让我感受到了与同学分工合作、共赴目标的快乐,也让我学到了许多知识,帮我战胜了与他人交流的恐惧,提升了我的人际交往能力,真可谓是收获满满!
辅导教师赵鹰: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科学微电影的创作十分不易,它需要团队协作,需要科学、技术、人文全方面素养的加持,需要坚持不懈,需要始终带着好奇心观察自然、了解社会,需要实践和创新。当孩子们亲身经历过科学微电影创作时,每个人都能体会和感知到以上各点,甚至更多。由此而获得的成就感便是发自内心的,是真正的成长。
对从教多年的我来说,教书育人的幸福感也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我真切地体会到科学教育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是去点燃孩子对科学的兴趣,让孩子能够、也愿意象科学家一样思考问题,拥有批判质疑的科学精神,具有精益求精、追求真理的意志品质。当然通过我的工作,让孩子们的校园生活变的更加丰富,并且留下童真的笑脸影像,也是美事一桩。
如今科学影像活动已经走向了世界,越来越的老师和学生乐于参与其中,享受其中。要特别感谢所有至今仍然呵护和推动这项活动发展的评委老师和志愿者们。祝这项我们的科学教育越来越好。
参赛选手梁博睎:
第一轮答辩,我们团队和评审团互相交流。在经过他们的指导之后,我们认识到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技巧,并且获得了很多宝贵的意见。相信在未来,我们团队会借着这一次经验的基础,为大众科普更多物理知识,以及探究未知的原理。
参赛选手梁家齐:
在本次答辩,牛瑶教授给我们的小组提出了一个创新性的问题,“人造极光”是否可行?这个问题非常地贴切本次比赛的主题“引领青少年思考科学的未来”,引发了我们对未来科技的幻想,从而经过不断地探究转化成现实,最后对人类作出贡献。
参赛选手梁肇晴:
在答辩中,我们和各位评委老师进行了一次十分热烈的科学讨论,学习到了十分多科学知识,并且更加了解到如何拍摄出一条有趣而且有意义的科学探究影片。在未来我们会继续努力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
参赛选手黃琳骅:
答辩后,我们对电磁波这个领域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各位专家们也提出了各种评价,不但能够推动我们进一步创造,还鼓励我们继续努力。实在是一次获益良多的经历。
参赛选手潘子健:
参加答辩活动,我个人认为最难得可贵的是,通过与专家评委的深入交流,我们对提升个人科研素养找到了明确的方向,并且给予了我们以后进行科研活动的宝贵意见。无论对本项目的理解还是整体的科研素养,我们都从本次答辩中收获了多方面的提升。
参赛选手梁博睎:
在这一次机会难得的答辩当中,我们和各位评委老师及专家们互相分享有关宇宙天文相关的知识,例如位于北京及法国的粒子对撞机,及中国的太空站。专家们更鼓励我们团队有朝一日能上到中国的太空站中,测量有关宇宙射线的各种参数。
参赛选手梁肇晴:
这次的答辩是一次十分难得的经验,借着这次的交流机会我们学到很多不同有趣的知识,更讨论了有关于中国航天技术的高度成就。我们未来将会继续努力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
参赛选手黃琳骅:
这次答辩是一次宝贵的学习和成长机会。在与各位专家们的交流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够分享实验中获得的收获,还有幸得到专家们对于此次宇宙射线实验的宝贵意见。这次答辩将成为我们团队进一步改进和提升的动力。
参赛选手梁博睎:
答辩中,评委老师们和我们团队在量子力学的领域中互相交流,了解叠加态的原理,探究量子纠缠的奥秘,进一步探究有关现代高新科技技术背后的原理。我们的团队在是次答辩当中增广见闻,扩阔眼界,获益良多。在评委老师们的指导下,提升我们对科学探究的素质,培养同学们对高新科技的兴趣,为将来从事高新科技行业打下良好基础。
参赛选手梁家齐:
本次答辩与各位评委老师进行了对量子力学深入的探究。量子世界之小,但可能性之大,我们创作出了这个作品,目的就是让大众透过我们的作品,把这些理论化的知识,变成可视化、有趣化、广泛化,从而进一步推广量子力学,让大家不再只注意书本上的知识,而是把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参赛选手梁肇晴:
我们和各位评委老师互相讨论交流,学到了更多有关量子力学和高新科技领域的知识,也从各位评委老师身上学会了看事情不只是从一个角度看,多观察多学习就可以发现到更多未知的科学。在未来我们会继续把这种科学精神和科学知识传扬开去。
参赛选手黃琳骅:
本次影片的答辩过程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这个领域的背后的原理及科技。高新科技的领域处于不断变化和进步之中,相信在未来能够在各个领域带来巨大的贡献。在与专家们进行了讨论和交流後,我们得到了技术层面上的提升,有望在未来更进一步地努力推动科技进步。
参赛选手谭铠宜:
在这次答辩的过程中,增进了我们对量子力学的了解。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段短片,能够让更多人了解高新科技的重要性和潜力。我们期望未来高新科技领域能够有更好的发展,为社会带来更多的创新和进步。
参赛选手钟允悠:
这是我第二次参加国际大赛的答辩,没有了太大的紧张感,对评委老师的问题充满了期待。评委老师们提出的一些的建议都是我们没有思考到的,提醒了我要从不同角度看问题,不能让自己的思维受限。每回答评委的一个问题,就又让我从多角度不同层次重新审视了我们的作品,有了更多更新的思考。
这已经是我加入TBIC的第三年了,回想当初刚加入时的懵懵懂懂,剪辑拍摄一窍不通,到现在的日渐熟悉,无不是因为老师和师兄师姐对我的教导。当我还是师妹的时候,思缘学姐就一直耐心的教我脚本创作、拍摄和剪辑的很多技巧,仿佛想将自己的所学全部传授于我。如今的我,已经变成了师姐,便也像思缘学姐那样,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教给我的师弟师妹们。互帮互助、代代传承,这是TBIC独有的、无可替代的家族感。
只有真正参与了才知道,制作一部科学微电影,是多么的不容易。我有被木头扎到过、有被开水烫伤过、我也有被铜纸刮伤过……一路走来,我们受过伤流过泪,但这并没有阻挡我们前进的道路,反而更加坚定了我们想要继续做下去的决心,奇妙昆虫值得被探究,优秀传统文化应该被发扬!
参赛选手王川川:
这一次的答辩对于我来说又是一个进步机会,通过评委吕老师的话让我了解到原来连抠图都是有这么多学问的,张老师的话让我了解到我们这部片子原来还有更好的一种呈现效果,薜老师也对我们这部片子提出了非常好的见解,牛老师则让我们对保护动物这一方面有了更多的了解也让我们激发了更好的想法。
参赛选手肖岚: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科学微电影的答辩,很担心自己说错话。评委们和蔼可亲,对每部科学微电影作品每个评委都有不一样的见解与看法,让我们可以从多种角度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激发更深层次的思考。
参赛选手刘秉钊: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科学微电影的答辩,在开始之前我也是十分的紧张,不知道评委老师们会问些什么,害怕自己回答不上来而感到尴尬。结果评委老师们是那样的亲切,向我们提问了一些的疑问,还会对我们作品中的不足进行建议和指导。我学到了很多,我们会听取建议,去学习、去改进,相信我们的作品会越来越好!
参赛选手李香妹:
为这场答辩也准备了挺久的,有时以至于我晚上睡觉的时候做梦都会梦见在答辩。本以为答辩的时候会像模拟时紧张到说话结巴,但到正式上场时候我的情绪和内心反而很平静,回答的也还行云流水。答辩过后我最大的收获就是知道了当心中有问题就应该说出来而不是一味地逃避,当拥有了能够面对问题的勇气,就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参赛选手蔡学富:
在完成这部片时,我真正明白了,带一个小组完成一个项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第一次带队没有任何经验,面对小组出现的问题时总是束手无策,没办法协调好成员之间的关系,以至于小组发生矛盾无法解决……
参赛选手李嘉怡:
当评委问我们的时候,我们回答花絮和故事里的点点滴滴,现在想起来觉得这段所经历和坚持不放弃的我们是多么的美好!很感谢团队的老师,教会了我很多的知识,吸收了经验和成长,也很幸运的遇到这个团队中的每一位朋友,在不放弃、坚持、团结合作的精神下一起完成了这部片子。
参赛选手陈蔚欣:
这次是我第二次参加答辩,在答辩前我们也是准备有点时间的,以为我会像准备答辩的时候一说话就脑子一片空白,说话语无伦次,甚至会结巴,就像是内心紧张,表面淡定,但是到了正式开始答辩的时候我并没有感觉到紧张,反而心里在想评委老师们提出的问题我一定可以回答的很好。希望我们下一部的作品越来越好越来越优秀。
参赛选手潘昌胜:
相比上次,这次的答辩虽然不像上一次紧张,但我还是提起了精神,积极回答着专家评委们的问题。我十分感谢徐老师和李研老师对我们的教育。作品的成功也不可缺少每一位成员的努力和付出,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之下,会有更多优秀作品的产出。
参赛选手马悦哲:
与徐正会教授的联系和提问让我们收获满满,根据信的内容我们知道了以前不知道的蚂蚁知识,并且比赛过程能让我们更团结。这次答辩前我感觉胸有成竹,可答辩一开始就有点紧张了,以后我还是会多加练习的
参赛选手李信远:
研究一个事物的过程可能没想象中那么简单,需要经过分析、评估、推理、辩证及独立思考,是我此次才知道的事。我还知道了很多新的知识,比如蚂蚁释放的信息素是怎么回事。这次答辩我们还是比较幸运,评委老师们给了我们很多鼓励,下次我一定会把握和教授们的交流机会。
参赛选手董安城:
这次研究让我们对蚂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前我们都喜欢玩蚂蚁,却不知道蚂蚁是一种智慧的动物,它们还能通过地球磁场来辨别方向,简直太好玩了。答辩的时候我们集中注意力,不过还是有些问题没能答好,我们会更认真对待自己的研究项目的,不能把研究项目看过就忘到脑后。
参赛选手白昀韬:
这次科学视频的拍摄学会了应用新科技和团队的力量。这个探索过程让我们对科学更加热爱,对科学探索更加喜欢,我们一定会继续探索下去。
参赛选手李嘉铭:
这次科学微电影活动,让我们觉得任何事物都是充满联系的,大自然的智慧一定会反映到实际生活中。看似很普通的现象也蕴含着很多科学道理,只有明白其中的道理才能更好的运用于生活,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参赛选手李泽时:
这次活动我了解了自然界里的圆,社会生活里的圆和中国文化里的圆的要素充满着密切的联系。让我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激发了对未知事物探索的欲望,我要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去解开更多的科学之谜!
参赛选手王涵熙:
本次活动让我学习到了化肥和粪肥对于农作物的不同影响,吃到了自己耕种的黄瓜,体会到了收获的喜悦。耕种的过程,我更深刻的感受到了农民的辛苦,希望大家能够爱护粮食,不要铺张浪费。在答辩中,我比以前更沉着了,回答问题一点也不紧张。评委老师的建议让我认识到实验还有一些环节需要完善,在以后的科学探究中我一定更加严谨认真。
10月3日至4日是第二轮线上英文答辩时间,担任此轮评审任务的是美国的科学家,这些科学家不仅研究成果卓著,而且热爱青少年科学普及工作。他们每年暑假都会邀请高中生到他们的实验室开展项目研究,并且在科普、公共服务等方面多次获得各种杰出大奖,都是非常接地气、有社会责任心的顶级科学家。
让我们一起共同期待接下来的赛事
青少年们将与来自世界顶级的大科学家们
线上交流科学探究成果
分享科学发现的快乐
收获来自科学家的鼓励和建议
国际青少年科学影像大赛报道
↓↓↓
请继续关注大赛的后续报道
作者:张红梅 教育时报记者
刊发内容版权属香港青少年科学院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印刷出版用于商业行为。
Youth Science Discovery
青少年科学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