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在科学微电影活动中,每天都会记下自己的点滴进步、收获与成长。今天给大家推荐两篇刊发在《中国科技教育》(2013年10月)上的学生“成功日记”。

脚本是剪辑的保障
严国峰
已经到了我们科学微电影制作的最后冲刺,我们的时间非常紧张。大清早,我来到科学微电影培训班时,发现电梯因停电不工作了,21楼啊!当我爬到13楼的时候,发现电梯好了!就是这样,我已是满身大汗。我们的项目是一个关于太板能板的蝴蝶翅膀的仿生设计。昨天晚上在家写了一个很不成样子的科学微电影脚本,我自己感觉不是很满意。来到班里后,我就向老师请教。刚开始我紧张地什么都想不起来了,也不知道写什么。老师不断地鼓励和提醒我,让我有了信心。

我发现老师的提醒都是脚本的重点。我不停地翻看着我们拍的视频,写着写着,开始有所感悟。从镜头序号、时间、内容、字幕,到科学研究方式,我慢慢明白了脚本应该如何写,写得速度也快多了。终于完稿了。这一稿的脚本比我昨晚写的初稿内容充实了很多,镜头也增加了很多,最重要的是我从来没有想到过把科学方法写到脚本里,如“猜想”。原来我一直想不通,“猜想”怎么才能作为一个镜头呈现出来。现在我知道了,“猜想”是要证实的。提出一个问题、作出一个猜想、验证猜想并加以解释的过程,就是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科学探究的过程可以分好多个镜头来呈现,这就是我们的科学微电影脚本。
当我写完脚本的时候,已经中午。我自己不敢相信这是我做出来的!有了这个脚本,我们的科学微电影的剪辑工作就成功了一半,相信我们组一定能获得好成绩!

动画模型——让解释更生动形象
王宏宇
或许是天生,我喜欢动手制作,老师那里没收的稀奇古怪的东西数我的最多,而现在正是我最喜欢的事情:创造新的“玩具”——会翩翩起舞的太阳能板。这是我和严国峰共同制作的科学微电影:由蝴蝶而想到如何改进太阳能板的设计。
首先,我们根据蝴蝶翅膀上下扇动的特点,将太阳能板设计成像蝴蝶的翅膀那样可以360度旋转,吸收八面来“光”!其次,我们根据蝴蝶鳞片的特点,又设计出了能沿着光线的方向微调多晶硅片的太阳能板,这样就可以比普通太阳能板更好地吸收阳光,更好的发电。再次,我们根据蝴蝶翅脉的特点,设计了按照翅脉走向连接多晶硅片的太阳能板。如果把这样一个蝴蝶样子的能360度旋转的太阳能板挂在我们家的窗外,就像只大大的蝴蝶在跳舞。

我们运用了动画技术,把我们的仿生设计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出来。专家张红梅老师说:“在科学研究中,除观察、猜想、实验等外,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模型解释,这是科学研究中比较难的一个环节。用模型来对自己的研究结果进行解释,既生动形象,又简洁明了。‘天灾&近卫’小组通过动画模型来表达他们的仿生设计,非常有价值。”我们不禁对自己的发明创造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