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不下的手机 | 第五届中小学生科学微电影赏析活动


科学微电影精彩片段


观看完整视频继续向下
↓↓↓

 蓝鲸的话


智能手机早已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浏览信息、看视频、上网课、玩游戏,使手机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随之而来的手机病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重要问题。三位小学生抓住“手机是否会损伤视力”这个身边的问题不放,非要把它研究个水落石出不可。让我们跟随他们一起去调查吧!












作品名称:放不下的手机——不同姿势与环境下手机对视力的影响


作者:高潼舒、朱丽、席铭璐(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桐淮小区小学)


辅导教师:贺娟娟、秦琳、张辉丽


奖项:


2017年10月 美国·波士顿国际青少年科学发现影像大赛 科学微电影优秀作品一等奖


2017年10月 内蒙古·呼和浩特第八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 二等奖


专家评语



本短片选题来自生活,非常接地气儿。很多家长呵斥孩子“放下手机,影响视力”时,这句呵斥的内容还只是一个猜想,并不是一个科学结论。三位小科学家敏锐地抓住了这个没有被验证的猜想,决心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来亲自验证。他们先后采用了社会调查常用的方法,如采访法、咨询法、问卷调查法,以及对比实验法等,并通过对调查结果的数据分析和亲身体验证实了猜想,逻辑条理,结论可信。

配音语言流畅,吐字清晰,普通话标准,在语气语态的把握上恰到好处。短片中做了大量的采访,这些同期声的运用使得内容贴近观众。三位同学在科学实验环节亲身体验,传递出认真的科学态度;同时,他们以亲身经历向更多同龄人进行爱眼的宣传,显现了他们的社会责任心。

短片整体节奏较慢,信息量不足,解说过多,忽略了画面传达信息的作用。



 侯博涵


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桐淮小区小学

眼睛,是我们心灵的窗户。手机,现代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看了这部科学微电影,我知道要采用正确的方式、方法看手机、用手机,才能有效的保护眼睛,使我们的眼睛不要受到伤害。从现在起,我们要好好爱护自己的眼睛!


 曹悦


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桐淮小区小学

通过科学微电影我知道了使用时间长短、不同环境玩手机会对视力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玩手机会对身体的伤害:经常玩手机,会导致腕关节、手指关节疼痛不适,甚至发生手指变形。长期玩手机,眼睛容易疲劳、干涩,久而久之,容易导致视力下降长期低头看手机,脊椎处于受压迫状态,容易患颈椎病。很多人玩手机常常忘了时间,熬夜玩游戏或在手机上看影视剧,影响了睡眠,容易导致睡眠障碍。很多人学习或工作的时候,总是时不时把手机掏出来看一看,以致于注意力无法集中,影响学习和工作效率。很多人如果没有带手机在身边,或手机没电了,就容易陷入焦虑中。正确使用手机,一起保护好我们的眼睛吧!


 王宛夏


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桐淮小区小学

科学微电影中,通过同学们的实验测试,让我更清楚的知道看手机的危害。这比爸爸妈妈的唠叨管用太多了,希望我以后每次拿起手机玩游戏时,对我都能起到警示的作用。眼睛累了的时候,多看看绿色。


 马琪蔚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文林校区)

手机,显然已经成为现在人生活中必备的一种通讯工具,现代社会智能手机发展如此之快,却让人们愈来愈离不开手机,但是手机的危害有很多,会伤害到大家的视力、精神、气息,影响到身体的健康。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正确使用手机,保护视力,尽量少用或不使用手机。


 符大鹏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小学

手机对我们来说有很大的吸引力,因为上面有很多我们感兴趣的内容。比如动画、游戏……所以我们都很喜欢玩手机!但是我们也要把握尺度、劳逸结合,控制好观看的时间和观看姿势!最好少玩、不玩手机。


 周士博


河南省南阳市第三十一小学校

妈妈已经禁止我用手机了,因为我的眼睛已经有点近视了。妈妈特意让我看了这部科学微电影,我知道了手机虽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是不注意使用时间和不良的看手机姿势,都会对眼睛造成很大的伤害,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一定少用手机,非必要不用手机,保护好自己的视力。


 杨禹冉


河南省安阳市三官庙小学

通过观看科学微电影,让我知道了手机对眼睛的危害。玩手机还会影响学习、危害眼睛,让我们的情感依赖于虚拟世界,和现实有了隔阂。这几位同学拍摄的科学微电影很接地气,贴近生活,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要合理利用手机!


 魏雅雯


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淮河路小学

手机虽然对我们很重要,但是也不能长时间的玩手机,会对眼睛造成一定的伤害,让我们的视力下降。所以我们一定不要长时间的看手机,不要在黑暗的地方玩手机,及时做眼保健操,来保护我们的眼睛。



图片

End


往期精彩回顾

《透过镜头 放飞好奇》于2017年10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向全国发行

《科学影像 点燃梦想》于2018年4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向全国发行

以上两本书的所有稿费用于奖励在国际大赛中获得“蓝鲸科学教师”号的中小学一线教师。



刊发内容版权属香港青少年科学院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印刷出版用于商业行为。


图片

图片

Youth Science  Discovery 

青少年科学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