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川瀚海明珠——关中沙漠成因之谜 | 第五届中小学科学微电影赏析活动


图片

蓝鲸的话


当其他同学还在“初二病”中不能自拔的时候,赵雅安临带领队友李雨馨已经第二次走上了国际青少年科学影像大赛的答辩现场,她们抬着精心研究设计的关中沙漠地质模型,用流利的英文回答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所各位评审教授的提问。她们的研究也许还比较粗浅,她们的猜想也许还没有充分的证据支持,但是她们开放的心态使她们成功地分享了自己对家乡地质地貌千万年来形成过程的思考。渴望被理解,并能通过科学研究活动真正被更多人理解、被大科学家理解,这是初二学生的正确选择! 






  作品名称: 


秦川瀚海明珠——关中沙漠成因之谜

A Pearl of the Guanzhong Plain——the Mysteries of the Dali Desert


  作者: 


赵雅安临(Yaanlin Zhao)、李雨馨(Yuxin Li)

  学校: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一中初中校区

Xi’an Gaoxin No.1 Middle School


  辅导教师: 


黄艳华( Yanhua Huang)、赵鹰(Ying Zhao )


  奖项: 
 2021年10月 香港-纽约•国际青少年科学影像大赛 “HMA”关爱生态环境专项奖、科学微电影优秀作品一等奖


专家评语




图片
牛瑶 博士、教授 (科学探究点评专家)

大荔沙漠位于陕西省大荔县境内,也称大荔沙苑。影片从历史、地理、地形地貌,河流泥沙含量和泥沙淤积以及风沙等综合分析,用模型解释了大荔沙漠形成的原因。介绍了富饶美丽的关中瀚海。歌唱了祖国的高山秦岭、中条山,歌唱每一条河:洛河、渭河和黄河。


图片
吕尚伟 北京UGC学院院长(拍摄与剪辑点评专家)

本片探究环节完整,除了常规探究手段,还制作了沙盘模型进行验证。全片音量偏低,峰值-12dB ;个别素材可能采用手机拍摄,清晰度差。


图片
薛建峰  资深媒体人

对沙漠来源产生兴趣,进行实地勘察和实验设计,制作规范。但是介绍多,探究的主题不够集中。 


图片
张红梅 教育时报副总编辑(科学技术与社会 STS精神、教育意义点评专家)

一次旅游,发现了一个问题,深入探究下去,便产生了《秦川瀚海明珠——关中沙漠成因之谜》这部作品。这就启发我们,旅游不只是游玩,而是一个学习和发现的旅行过程。把旅游变成研学旅行,让旅游成为一个行走的课堂。我们要向这组同学学习。 

赵雅安临同学是第二次参加科学微电影活动了,从《古树空心之谜》到《秦川瀚海明珠——关中沙漠成因之谜》,能看到得她的变化,不仅是她对科学探究方法掌握更熟悉了,而且镜头前的她更加自信了,如她自己所讲:“我感觉到了自己的成长与进步。”  

李雨馨同学说:“回答评委的每一个问题,无疑是让我从多角度不同层次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研究结果,在一问一答过程中,我有了更多更新的思考。”相信这次科学之旅,就好像能听到她成长拔节的声音,带给她们的影响一定是深刻的。  


图片
于洲洋 高级讲师(STEM教师辅导点评专家)

如何在一片绿洲之中形成大约330平方公里的沙漠?影片开头,两位同学就提出了这个有趣的问题,让观众产生了好奇。 

“这片沙漠是人类过渡开发导致土壤沙化而形成的吗?”两位同学提出了第一个猜想,为了验证猜想,她们查阅相关资料,结合实际观察,认为这个猜想不成立。 

“沙原是附近的河流带来的吗?”两位同学提出了第二个猜想,为了验证猜想,她们调查了沙漠附近的河流及每条河流携带泥沙的情况,取不同河流的水样查看含沙量。最后,她们证实了这个猜想。沙漠形成的初步原因找到了,但是新的问题又来了。 

两位同学的科学探究层层深入,大胆提出猜想,小心进行验证,探究结果具有说服力。  

略微遗憾的是,影片中两位同学探究和拍摄的故事没有讲出来,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提出猜想的过程中,野外考察时,取水样时遇到了哪些困难?影片没有讲出来。  

三个方向,同学们在探究的过程中各有优缺点,如果能聚焦一个问题深入研究,将会做出一部更有探究深度的好作品。  


图片
刘海鹏 高级讲师(STEM教师辅导点评专家)

这部作品让我想起了最早培训科学微电影用的日本样片《南方的北国》同样是讨论了特殊地形带来的“气候/天气”现象。这也不奇怪,因为赵老师是最早参与科学微电影培训的老师,这部作品的作者也是多次参赛了!所以这部作品的完成度很高,问题的引入、探索、做计划、模型、讨论最后得出结论,一气呵成!美中不足就是开始发现问题的部分视频清晰度不高,这也告诉我们科学微电影的选题就在身边,随时做好拍摄的准备吧。 








↑点击链接
观看更多科学微电影



图片

End


往期精彩回顾

《透过镜头 放飞好奇》于2017年10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向全国发行

《科学影像 点燃梦想》于2018年4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向全国发行

以上两本书的所有稿费用于奖励在国际大赛中获得“蓝鲸科学教师”号的中小学一线教师。



刊发内容版权属香港青少年科学院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印刷出版用于商业行为。


图片

图片

Youth Science  Discovery 

青少年科学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