腌出好滋味 | 第五届中小学科学微电影赏析活动


图片

蓝鲸的话


疫情肆虐,宅在家里过年是最安全的办法。但是有几个不愿意宅在家里的学生,回到了学校的实验室,他们要研究什么呢?他们要研究一个妈妈们都想知道答案的问题——用什么腌肉能够使肉变软?他们不仅找到了软化肉的不同办法,而且还找到了测量肉软不软的方法。当然,不是用牙齿测量肉软不软,而是用仪器检测……噢,我不能剧透太多,我们一起看看他们的实验吧!






  作品名称: 


腌出好滋味

Marinated for a good taste


  作者: 


张言铭(CHEUNG IN MENG)、陈紫咏(CHAN CHI WENG)、方良宇(FANG LEONG U)

  学校: 


澳门培正中学

PUICHING MIDDLE SCHOOL(Macau)


  辅导教师: 


陈健鸿(Janhong Chen)


  奖项: 
 2021年10月 香港-纽约•国际青少年科学影像大赛 科学微电影优秀作品一等奖


专家评语




图片
牛瑶 博士、教授 (科学探究点评专家)

腌肉是烹饪的重要一环,用什么方法可以使肉质变得更柔软呢?实验一使用橙、松肉粉、蜂蜜;实验二使用不同水果,奇异果、橙子、柠檬、菠萝;实验三使用醋、酸梅酱、菠萝。分析对比实验结果得出结论,令肉质松软的物质并不是酸而是蛋白酶。而许多新鲜水果中含有蛋白酶,用来腌制肉类可以使口感品味更佳,可以用于日常烹饪中。


图片
吕尚伟 北京UGC学院院长(拍摄与剪辑点评专家)

虽然只是一次实验的完整记录,但实验流程设定和实施详细,基于前一组实验结果灵活调整而不是简单地重复其他人的实验,拍摄、剪辑和图文包装工整。整体感觉,探究者严肃有余活泼不足,如果有小同学笨拙地、手忙脚乱地把腌制的肉炒制为成品的口味对比,片子就会更有情趣。


图片
薛建峰  资深媒体人

这是一个有趣的话题,大家饶有兴趣进行了探究,设计了多种对比实验,体验到了对“异想天开”的未知进行探究的乐趣。配音朴实,表达清晰。但没有同期声、有做实验的画面没有“人”的表达,通篇贯穿一个节奏的乐曲,无法体现探究过程的节奏感。 

另外,实验的设计略显简单,测量厚度就能说明腌制的效果,显得严谨度不足。7种腌制材料过多,不够集中和典型。实验过程拍摄时要注意全景中景与特写,也要注意实验员的面部表情与动作,这些画面中蕴含着大量信息。 


图片
张红梅 教育时报副总编辑(科学技术与社会 STS精神、教育意义点评专家)

每年澳门培正中学同学们的选题都非常接地气,这次他们研究的是如何让肉质变的更松软。科学少年们通过三组实验,得出了哪种材料腌肉更好的结果。短片具有较强的感染力,看后让人不禁也想用他们得出的结果去尝试着腌一下肉。 、

在实验过程中,最令人佩服的是他们极有耐心的态度,一小块儿一小块儿地测量并记录数据。最吸引人的是,他们怎么能把肉切得那么好,看得出他们具有较强的生活能力。科学来源于生活,学习来源于生活,教育更来源于生活。  


图片
于洲洋 高级讲师(STEM教师辅导点评专家)

影片中,同学们将腌肉的“软硬”程度作为指标,探究了用什么方法腌肉更好吃。这其中将“口感”量化的思维过程,以及用看得见的测量数据表达的过程值得赞赏!

但是腌肉是否好吃,不仅有众多客观因素的影响,对于不同口味的人来说也会千差万别。所以,建议辅导老师和同学们只聚焦在“用什么方法会让腌肉变软或变硬”这个问题上,而不是首先去讨论“用什么方法会让腌肉好吃”。把腌肉软硬的问题讨论清楚,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相应的腌肉,也同样具有意义。

影片中同学们出镜较少,有同学的镜头也是以半身和手臂为主。如果可以多一些镜头展示同学们做实验时的神态、表情,会让观众与同学们建立更深的联系。


图片
刘海鹏 高级讲师(STEM教师辅导点评专家)

好不好吃到底能不能用科学的指标来定量分析呢?这恐怕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澳门培正中学的同学用定量分析和对比实验的方法试图寻找“腌肉”的奥秘。影片画面丰富,剪辑巧妙,让枯燥的实验过程也极具观赏性。虽然影片选取的实验参数还不够全面,但这只是探索的开始,不妨我们一起期待他们后续的作品吧。 






图片

End


往期精彩回顾

《透过镜头 放飞好奇》于2017年10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向全国发行

《科学影像 点燃梦想》于2018年4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向全国发行

以上两本书的所有稿费用于奖励在国际大赛中获得“蓝鲸科学教师”号的中小学一线教师。



刊发内容版权属香港青少年科学院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印刷出版用于商业行为。


图片

图片

Youth Science  Discovery 

青少年科学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