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服务平台
第一次见到马芮亚是在飞来巴罗的飞机上,她从菲尔班克斯城上的飞机,坐在了我的旁边。当时我已经乘了十多个小时的飞机,非常疲劳,但是看到她一上飞机就取出一本书读起来,是描写一位爱斯基摩的杰出妇女的书,我马上来了兴致,就和她攀谈了起来。原来她是要去巴罗做爱斯基摩学校的阅读老师,就相当于我们的语文老师吧。我取了一份小学生学习报给她,她非常感兴趣,邀我一定要到她的课堂上去介绍中国文化,于是我们一下子就成了好朋友。
第三次见到马芮亚,我们就已经是老朋友了。看,她还带了一只小驯鹿的玩具给我呢!我一边做饭,她一边翻看着《小学生学报》,兴致勃勃地和我聊着中国教育和爱斯基摩教育的差别。百闻不如一见,我决定第二天就去她所在的爱斯基摩学校参观。
第二天,我和位老师,还有来自台湾的科学家周菲一起来到了学校。登记过后,我们每个人身上都贴了一张“访客”的标志,然后就可以在学校里自由行动了。
路过第一个教室,一位爱斯基摩老师正在给十来个初中一年级的孩子上爱斯基摩语阅读课。看到我们从门口经过,他竟然迎了出来,邀我们到他的课堂上和学生们聊聊。踏进教室,就看到了爱斯基摩孩子一张张纯真的笑脸。我赶快伸手往包里摸,希望能有什么礼物送给他们,我只带了《小学生学习报》。
他们高兴地拿过“礼物”,上下翻转地看着,因为他们不知道到底哪是上,哪是下。待我给他们一一摆正放好,他们才知道世界上原来还有一种文字是方方正正的。
还是位老师有经验,他的包包竟然是个“百宝囊”!他事先准备了许多具有中国文化韵味的东西在里面,一会儿拿出个红红的中国结,一会儿拿出个精致的内雕花鼻烟壶,一会儿又拿出一打子杨柳青的年画!这些中国民间风味的年画引起了爱斯基摩孩子极大的兴趣,位老师告诉他们哪是中国的财神,哪是灶王爷,哪是关云长,最后,位老师拿出一张绘有送子观音的年画,并且解释说:“如果谁想生小宝宝,就把这张画贴在床头,观音娘娘就会给你送个可爱的娃娃来了。”我们大家都忍不住开怀大笑。在北极的爱斯基摩部落,由于人口越来越少,他们都希望生更多的孩子,一位妈妈有十几个孩子是很普遍的。
在位老师讲送子观音的时候,我欣赏了一下教室的布置。巴罗的爱斯基摩学校装备了非常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但是教室的装饰仍然保持着自己民族的特色。墙上悬挂的是兽皮依次是北极熊、棕熊、银狐、北极狐、灰狐,还有驯鹿角,各种打猎工具,弓、箭、努,和中国古代的弓非常像。让我不禁暗自猜测,这些和中国人长得很像的爱斯基摩人,一定是在很久以前来自中国。
其他老师听到这个教室的笑声也过来与我们合影留念。如果不是墙上悬挂的爱斯基摩首领的画像,谁又能说我不是和一群中国孩子在一起呢?
隔壁是一个手工课教室,学生们正在照着模型用石头雕北极熊。北冰洋的海滩上有很多石头,来自台湾的周菲特别喜欢捡石头,她在北极三周的时间里,捡了3000颗各具特色的石头,并且空运回了家里。看到孩子们在做石头的工艺品,她也跃跃欲试,照片上的白人小姑娘正在教她怎么用锉。
30年前,巴罗的爱斯基摩人还只能靠打猎得来的食物为生。上个世纪60年代,在这里发现了大油田,于是他们都成了股东,每年可以靠分红得到一些收入。也有人去油田上班,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收入了。他们与来自美国内地的白人、黑人有了更多的交流,不仅仅是政治、经济、文化,而且他们之间通婚,所以爱斯基摩学校里有纯粹的爱斯基摩孩子,也有白人、黑人、棕色人和许多混血儿。小小的眼睛、鼓鼓的脸蛋的黄种人姑娘,她是个典型的爱斯基摩人;戴着防护面罩正在给自己的雕刻作品抛光的女孩子就是白种人了。
学生们完成的作品都摆放在窗台上,有张牙舞爪的恐龙,有憨态可掬的北极熊,还有远古色彩的三文鱼、石头人,一个个都非常可爱。
我们又走过了一个电脑课教室,这个教室看上去和我们国内差不多。然后沿着长长的走廊过去,一侧是和我们一样的墙报,不同的是另一侧有许多柜子。菲菲告诉我这是每个学生们放书包和外套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