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伊始,焦作市实验小学刚刚成立的“科学微电影社团”迎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课程——《科学微电影》第一节课是“谢天谢地,你来了!”


同学们来了!他们要扮演成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的评委,边观看各地中小学生提交的作品,边亲自评审出一、二、三等奖。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现在流露出的是严谨和认真苛刻的眼神,一定不能放过一部好作品!《一对好朋友:弹涂鱼与招潮蟹的共生关系》让“评委们”对参赛选手的观察能力赞不绝口;《山的眼睛:太平山体坡体维护的研究》让“评委们”对参赛选手的工程设计能力连连点赞;《漏斗高手——森林漏斗蛛生活习性的观察与研究》让“评委们”对参赛选手抓住不放、坚持不懈的探究精神赞誉有嘉……一连评审6部作品,“评委们”饶有兴趣,竟然也不觉得累!他们从自己独特的视角认真负责地评出了最佳探究奖、最佳摄影奖、最佳编辑奖、最佳配乐奖、最佳解说奖,评委们经过激烈的讨论和汇报,终于确定了这些奖项花落谁家。大家惊奇的发现,学生们扮演的“评审团”评出的奖项,竟然和这些作品在历届大赛中所获奖项一模一样!


香港青少年科学院的首席摄影师梁晨昊老师担任这次活动的主讲教师,他恰当的点评不仅让学生们自己通过做评委总结出了什么是“科学微电影”——亲自探究、亲自拍摄、亲自编辑,制作一部科学电影短片来展示自己的科学探究成果,而且梁老师还鼓励学生们对科学之美、技术之美、人文之美形成自己的价值观。最后,师生们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了这堂课,意犹未尽。


在这个别开生面的课堂上,也有一些别具特色的“学生”,他们是焦作市实验小学的8名老师,在郭玉珍副校长的带领下,亲自检阅这节课是否符合学校的办学思路。同时,也有十来位家长,也坐在教室里审视地观察和认真地旁听,他们要检查《科学微电影》这个新生事物是否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的需要。


科学微电影之所以能够走进焦作市实验小学,是与王校长有前瞻性的教学理念分不开的。焦作市实验小学是全国著名的“不把书包带回家”的学校,突出 “优美教育”办学特色,着力培养“优于学,美于形”的学生特质。希望学生在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要培养良好的品德,完善各方面的素质,尤其是培养科学的素养,具有科学的思维。科学微电影蕴含的科学之美、技术之美、人文之美,与焦作市实验小学的教学理念不谋而合。

家长的需求代表着社会对教育的呼声,如果用听课家长的话来概括评价《科学微电影》校本课程,一句话,“这是一个真正高大尚的课程!”学生需要,学校需要,家长欢迎!

香港青少年科学院本次“《科学微电影》校本课程进校园”活动首先在河南省开展,选取5所示范学校,将为每个示范学校开设一学年的课程,帮助学校培训15名学生和2-5名本校辅导老师。一年后,当课程结束的时候,学校不仅能建立起一个有15名骨干学生的科学微电影社团,引领全校同学们参加“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的相应比赛,而且学校达到有教师、有能力独立开设《科学微电影》校本课程的目的,将科学之美、技术之美、人文之美在校园里薪火相传。

《科学微电影》校本课程进校园活动将会在香港青少年科学院的积极推动和辅导下,三年内计划在全国100所学校开展。欢迎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申请加入示范学校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