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服务平台
大片你看了吗?新年伊始,各种贺岁影片纷纷登台,各大影城估计是热火朝天,人满为患。此刻,小编也在欣赏“大片”, 而小编欣赏的“大片”却是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胡宝星职业技术学校(简称“宝星职校”)的高中生拍摄的微电影作品,看得小编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宝星职校是香港青少年科学院的《科学微电影》校本课程在广东省的课程示范点。课程班由来自全校29个班的87名优秀学生和30名老师组成,每3名学生和一位老师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共29个小组。通过32次讲座,每小组将独立拍摄并制作出一部科学微电影作品。“29部科学微电影作品”,一下子这么多原创新作!“出自职校学生之手”,展示青春岁月的科学创新!“少年强则国强”,小编只能借用这句话来表达无比激动、无比期待的心情了。
瞧,院长姜冬梅博士的讲座真是别开生面!
一位学生在成功日记中这样写道:“科学微电影的课堂是一个充满创新精神的课堂。”不错,在科学微电影的课堂上,时常让你感到创意无限。第一次上课,香港青少年科学院创院院长姜冬梅博士让学生利用课堂的15分钟和午饭的1小时,为自己的小组起名字、设计logo、提出团队口号。您觉得能行吗?小编不禁为他们捏了一把汗,结果却让大家喜出望外。同学们的设计简约、奔放,主题鲜明、内涵丰富,色彩艳丽、线条流畅。从他们的笑脸上、专注的眼神中,你看到的是阳光、健康的高中生。
在拍摄和剪辑课上,同学们已经能够熟练运用推、拉、摇等拍摄技巧;能够运用绘声绘影软件对所拍摄的视频素材进行剪辑;明白了在录音的整个过程中,需要录音设备一致、录音环境一致,语速适中,富有感情;选择与视频素材相匹配的音乐能让故事更加活灵活现的展现出来,做到此时无声胜有声。
咦?怎么会有这么多小动物?难道同学们来到了动物园?哈哈,这还是在科学微电影的课堂上,姜院长正带领同学们学习科学探究的第一个步骤——观察与提问。纪录片之父罗伯特·费拉哈迪说过,要坚持不懈地进行观察。在观察中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开始。千奇百怪的小动物成了大家进行科学探究的对象。看一看,闻一闻,听一听,摸一摸,在不同温度和湿度下小动物有什么不同的反应?平常一向胆怯的女生也跃跃欲试,拿出了前所未有的勇气,慢慢靠近令人毛骨悚然的大蜥蜴,仔仔细细的端详着。同学们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观察,认真地做着记录。螃蟹的八条腿有怎样的分工?“大龙蛛”身上的毛毛有什么作用?......在观察的基础上同学们也创造性地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
在制作微电影的过程中,谁来拍摄,谁来剪辑,谁来写解说词,谁来配音,让同学们真正体会到了团结就是力量,只有小组成员相互配合,分工合作,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很多小组已经独立拍摄出了平生第一部微电影作品,并得到了姜院长从巴黎气候峰会带回的礼物!瞧,正上台领奖呢!心里那叫美啊!
另一位学生在成功日记中写道:“我们像是知识海洋中的一条小小的幼鱼,正在孜孜不倦的汲取着科学海洋中的营养,期望壮大己身!”《科学微电影》校本课程为宝星职校的学生打开了科学的大门,科学的种子也在学生的心田生根发芽,希望早日结出丰硕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