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服务平台
香港青少年科学院仝仁给大家拜年!
在此新春佳节之际,香港青少年科学院的4位院士储成才博士、黄波博士、王健博士和解凯彬博士向大家敞开心扉,与你一起畅谈人生。
4位香港青少年科学院院士在自己所从事的专业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在他们的求学和成长之路上,一件小事为何时隔多年依然使他们记忆犹新?他们是否遇到了自己人生中的贵人?小时候将足球踢到班主任母亲头上的小男孩现在怎么样了呢?玩游戏并不可怕,你相信玩游戏也能玩出CEO吗?......
院士们给大家带来了一场温馨、感动又充满正能量的“院士成长”沙龙。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问:在各位老师的个人成长过程中,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一件事情是什么?
储成才博士:一瓶眼药带给我的改变
现在想起来,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情是这样的。我出生在山区,父母都是农民。那时学校教育条件不好,我中学老师当中最高的学历是高中毕业,我的语文老师是小学三年级毕业。小升初考试时,我的语文和数学总成绩只有56分,因为成绩不好,我被分在最差的班,但3个学期后,我考了第一名。改变我的是一位老师。当时我得了角膜炎,眼睛非常难受,老师知道后,就去医院给我买了一瓶眼药。就是这样一件小事感动了我,让我感受到老师的爱,于是我就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
黄波博士:不好好学习就跟我做木匠
我的父亲是木匠,我从小是听着砍木头的声音长大的。有一次放假回家,离家越来越近,我却还没听到砍木头的声音,就感到非常奇怪。当我推开门时,发现以前父亲做木匠活儿的地方被打扫得干干净净。母亲这才告诉我,父亲干活时不小心砍伤了手,正在医院治疗。想起以前父亲总是开玩笑似地跟我说:“你要好好学习,不好好学习就跟我做木匠。”虽然父亲的话很质朴,但却饱含着对我的期待。我突然意识到自己不能再贪玩了,不能辜负父母的期待。
王健博士:小时候的理想是高中毕业后到农村开拖拉机
我上初中时没有听说过考大学,当时国家正在朝着实现农业机械化的的目标奋进,所以当时的目标就是高中毕业后能够到农村开拖拉机。幸运地是,77年恢复高考,我才知道高中毕业可以考大学。大学毕业后又有机会到研究所工作,继续读硕士、博士,甚至到国外进行交流学习,才能一步步走到现在。如果没有国家的改革开放,没有国家的发展,也就没有个人更好的学习和成长的空间,个人的命运真的是和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的,这一点我感受特别深刻。
解凯彬博士:一不小心闯了祸,将足球踢到了班主任老师母亲的头上
我从小就特别调皮,对所有未知的事情都特别感兴趣。有一次,对舅舅家的缝纫机产生了好奇,我想开发缝纫机新的用途,就拿了几个本子,想把它们订成一串,结果把自己的手指头缝了进去。高中时,我疯狂地迷恋足球,结果一不小心把球踢到了班主任母亲的头上。我知道自己很调皮,老师不喜欢我,但也想博得老师的喜爱,于是我就会非常认真地学习,努力将成绩考到最好,以得到老师的认可和赞扬。所以老师对我是既恨又爱,拿我没有办法。调皮使我始终保持着一颗好奇心,让我善于发现,热爱科学、热爱学习。
上学期间,别的同学早早地去上课了,我会在宿舍多待5分钟,在幻想中度过。想象自己将来会以什么样的状态,出现在什么岗位上。有些人觉得我是在做白日梦,但我认为,有梦想不一定能实现,没有梦想什么也实现不了。正是因为我有梦想,坚持追求梦想,大学毕业后先后调换过两次专业,每次都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准。
对科学保持好奇心与勇于追求梦想相伴我左右。
每个人生活的环境不一样,成长的路径各有不同,总有一些事会促使自己的人生产生拐角,当你内心的种子被唤醒了,就会爆发出无尽的能量,使自己的人生闪耀出不一样的光彩。
“院士成长”沙龙还有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