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服务平台
在此新春佳节之际,香港青少年科学院的4位院士储成才博士、黄波博士、王健博士和解凯彬博士向大家敞开心扉,与你一起畅谈人生。
4位香港青少年科学院院士在自己所从事的专业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在他们的求学和成长之路上,一件小事为何时隔多年依然使他们记忆犹新?他们是否遇到了自己人生中的贵人?小时候将足球踢到班主任母亲头上的小男孩现在怎么样了呢?玩游戏并不可怕,你相信玩游戏也能玩出CEO吗?......
院士们给大家带来了一场温馨、感动又充满正能量的“院士成长”沙龙。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问:您怎么看待孩子玩游戏?
一提到玩游戏,估计很多父母和老师很抓狂。自己的孩子或学生打游戏可以不吃不喝打通宵,但是学习却提不起兴趣。对于玩游戏这个问题,作为计算机领域研究专家的黄波博士又是怎么看待的呢?
黄波博士:
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我认识一个孩子,现在是一个创业公司的CEO,他小时候就非常喜欢玩各种各样的游戏。年龄很小的时候,这个孩子随母亲到捷克斯洛伐克生活,初到达一个陌生的环境,语言不通,妈妈没有很多时间陪他玩,他就通过玩各种游戏来打发时间。母亲觉得小孩子玩游戏很正常,所以就没有过多地加以制止。因为玩游戏,这个孩子缺少和外界的沟通和交往,玩着玩着,自己也觉得挺无聊的。他就想我能不能自己设计一款小游戏,以此来吸引老师和同学的注意力。通过学习,他果然自己设计出来了一款游戏,让同学和老师对他刮目相看,也由此收获了同学之间的友谊,赢得了老师的赞扬。
高中时期,这个孩子参加科技创新大赛,研究的是跟游戏相关的内容,获得“英特尔英才奖”;还参加了全球最大规模、最高等级的青少年科学竞赛“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学大赛”。再后来参加创业大赛,研究项目是人机交互,他成功实现了从对游戏本身的痴迷转变为将游戏作为自己学习、研究和创业的起点,并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搜狗公司的CEO王小川,小时候也喜欢玩游戏。他从玩游戏到写游戏,18岁获得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后被保送清华,一步步成长为搜狗公司的CEO。
由此可见,一味地禁止孩子玩游戏,并不见得是最好的办法。玩游戏应该掌握一个度,家长可以和孩子商量好玩游戏的时间,使其避免痴迷;同时,家长应该适时地将孩子从游戏中切换出来,引导孩子将兴趣点或关注点转移到其它相关的事情上去,做到进得去,出得来。再者,也可将孩子玩游戏作为一个优势,因势利导地引导孩子学习编程、智能制造等相关专业,也不失为一种因材施教的好方法。
玩游戏,要进得去,出得来
。院士简介
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或许都会有迷茫、彷徨的时候,该如何顺利度过呢?敬请期待下期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