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视频在这里
↓↓↓
作者:姜思涵(河南省濮阳市实验中学)、黄艾伯(北京市北达资源中学)、张溪典(河南省濮阳市子路小学)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零二中学
看完这部科学微电影感触很深,我从小在河南长大,但是却是第一次听到泥咕咕这个词,不禁有些汗颜。啥也不说,我看完的第一反应就是想入手一个泥咕咕玩玩。这部作品更是精妙,流畅的配音和典雅的配乐结合给人一种如临仙境的感觉,这也是我看过的作品里第一部有同期声的作品,探究过程很真实,泥咕咕更是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时惊醒了我,现代少年对手机的痴迷程度太高,以至于现代少年很少了解我们宝贵的中华传统文化。在拍摄王爷爷讲述的过程中,解说的声音盖过了王爷爷的声音很可惜。如果是直接放王爷爷的原声会不会更好一些,整体上感觉很好,拍摄的也非常精彩,没有抓拍到几位手艺人示范时的神态确实算是个遗憾,但是他们一步一步的思路和探究逻辑却充分的展现在里面。客观的来说,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值得我们深思。
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桐淮小区小学
以前见过泥咕咕,以为只是一个简单的吹哨的玩具,通过观看科学微电影,才知道它的名字是泥咕咕。它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民间工艺,体现了我国民间艺术的精湛技艺。看似普通的小小工艺品,需要挖泥、打碎、和水、打泥、阴干、烧制好、上色喷漆等工序,工艺流程繁琐,更让我们去珍惜这些民间传统工艺,让它们更好地发扬、流传!
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桐淮小区小学
泥咕咕真的很有意思,我之前见过,但是没有玩过,我都不知道,泥咕咕还能吹响呢。观察泥咕咕的哥哥们,很荣幸能去王蓝田爷爷的家里,看王爷爷现场制作泥咕咕。制作泥咕咕看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并没有那么容易,而且做泥咕咕的整个过程都很有趣。看了科学微电影我也想动手试着做一个泥咕咕 。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培育小学
刊发内容版权属香港青少年科学院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印刷出版用于商业行为。
敬请关注
发布时间:20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