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生物——福寿螺 | 第五届科学微电影赏析活动



科学微电影精彩片段






观看完整视频继续向下

↓↓↓



 蓝鲸的话


初夏,走在岭南水乡,你会看到一些红色的卵块附着在河岸、鱼塘的坡面上,这是谁的卵?这些鲜艳的卵块引起了三位科学少年的好奇,他们是来自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胡宝星职业技术学校的罗沛霖、刘康、麦婉莹。 


他们像科学家一样开展研究,通过采访、查阅资料,得知卵块是福寿螺产下的,而且福寿螺是一种到处泛滥的入侵生物。他们亲自采集卵块、成螺,持续观察、实验、野外考察,连续研究了三个月之久,终于拍出这部科学探究纪录片《入侵生物——福寿螺》。 


虽然研究方法简单、普通话也说的不标准,但是这部作品却备受观众青睐,是目前点击率最高的一部科学微电影。快看看有什么精彩镜头会抓住你的眼球吧!




作品名称:《入侵生物--福寿螺


作者:罗沛霖、刘康、麦婉莹(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胡宝星职业技术学校)


辅导教师:伍智安


奖项


2016年10月 美国波士顿·国际青少年科学发现影像大赛 中华基金“热爱家乡专项奖” 优秀科学微电影二等奖

 


2016 美国波士顿 · 国际青少年科学发现影像大赛 ·答辩现场


2016 美国波士顿 · 国际青少年科学发现影像大赛 · 颁奖现场




蓝鲸博士 环境科学博士、生物学教授(科学探究点评专家)

三位同学的作品向大家介绍了一种入侵生物福寿螺,他们观察了福寿螺的生命周期,设计了防治实验,发现福寿螺具备强大的繁殖能力、高孵化能力和抵抗恶劣环境的能力。三位同学很想找到防治福寿螺的方法,但是最终作品中未能找到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稍显遗憾。作品对生命周期的拍摄相对完整,不失为一部优秀作品


吕尚伟 北京UGC学院院长(拍摄与剪辑点评专家)

探究过程完整,画面拍摄和剪辑制作都较为工整,但节奏稍慢,镜头拍摄和图文图表缺乏令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薛建峰 资深媒体人 (表达与交流点评专家)

配音平缓,吐字清晰,对科学探究的内容做到了心中有数;福寿螺的探究过程记录完整清晰;实验环节也是有条不紊有序进行,充分体现了认真、客观、冷静、理性的科学思维。


尚 钊 文学创作教授 (脚本创作点评专家)

开头结尾都比较简洁,入题快,收尾利索,但主体部分显得松散,没有紧扣“入侵”做文章。语调过缓过平,缺乏表现力。


张红梅 《教育时报》副总编辑 (科学技术与社会 STS精神、教育意义点评专家)

发现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难。三位同学能不断地发现问题,非常值得肯定与鼓励。科学探究正是需要这种发现问题的能力。相信,通过这次活动,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能力将会伴随她们终身。


吕 萌 《小学生学习报》总编辑 (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精神、教育意义点评专家)

学生探究由浅入深,像是拨开一层层迷雾,先是观察福寿螺的饮食习惯,进而探究其生物入侵的危害性,然后做实验研究为什么它容易生存。学生还会运用图示的方法,发现了福寿螺的弱点,为以后探究解决方法埋下伏笔。




 吴雪迎

河南省郑州市第十六中学


科学微电影让我知道了福寿螺属于入侵物种,它对绿色植物有着很强的破坏力,它的繁殖能力也是非常的强大,一次产卵可达到4000颗,它们会污染环境。微电影中的实验告诉我们,福寿螺到了石灰水中会自动闭合壳盖自我保护,所以石灰水对于消灭福寿螺来说,起不到消灭作用,想要真的消灭福寿螺我们需要进一步的去实践,只有实践才会出真理!


 楚雨馨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培育小学

通过观看科学微电影,我认识了一种名叫福寿螺的生物,它出现在水田河流和沟渠里,产卵颜色鲜艳,但是危害颇多,一定要小心了,它的繁殖能力特别强,而且还具有自我保护能力,通过试验了解到他对绿色植物有着巨大的影响,希望能够尽快找到有效的办法来预防它!


 巴铭鑫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培育小学

通过这部科学微电影我知道了:福寿螺是外来入侵物种,生殖能力极强,一次能产4000个卵,而且能够破壳的几率很高,其中还提到了一些农民经常用石灰对池塘消毒,以防治福寿螺。但石灰水对福寿螺和福寿螺的卵块和小卵并没有什么影响,说明了在恶劣情况下,福寿螺会关严壳盖保护自身。小科学家们通过实验,研究福寿螺吃什么,最后实验结果是:福寿螺先把蔬菜吃完,再吃鱼饲料,最后才吃野菜。实验结果证明:福寿螺对绿色植物的危害是极大的,也许这就是福寿螺成为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的原因吧!



图片

End


往期精彩回顾

《透过镜头 放飞好奇》于2017年10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向全国发行

《科学影像 点燃梦想》于2018年4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向全国发行

以上两本书的所有稿费用于奖励在国际大赛中获得“蓝鲸科学教师”号的中小学一线教师。



刊发内容版权属香港青少年科学院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印刷出版用于商业行为。


图片

图片

Youth Science  Discovery 

青少年科学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