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华蜗牛的休眠与复苏 | 第五届中小学生科学微电影赏析活动


科学微电影精彩片段


观看完整视频继续向下

↓↓↓


 蓝鲸的话


蜗牛醒了又睡了,睡了又醒了。睡下去,也许就睡了一个夏天,挨过干燥炎热的夏天,等到秋雨连绵才苏醒过来,这就是蜗牛的“夏眠”。这样司空见惯的现象有什么神奇吗?对三位拥有航天梦想的中学生来说,蜗牛的休眠与苏醒让他们脑洞大开!能否人为控制蜗牛的休眠与苏醒?对人类太空旅行是否有所借鉴?源于好奇心的观察与实验带我们开启神奇的探究之旅。











作品名称:《条华蜗牛的休眠与复苏》


作者:王泓乾(中国北京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张骥翔(中国北京市中关村中学知春分校)、聂嘉珩(中国山西省太原市第十六中学)


辅导教师:刘海鹏、于洲洋


奖项:

2020 香港-纽约·国际青少年科学影像大赛 “HMA”最佳剪辑奖、科学微电影优秀作品一等奖


2017年10月 内蒙古呼和浩特第八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 二等奖



短片中的科学少年探究了条华蜗牛休眠的条件和复苏的可能原因:震动、水的浸泡、接触液体的酸碱性、湿度、温度和氧气浓度,并对此展开了实验验证。实验证实休眠的条华蜗牛能够抵抗极端恶劣的环境。 


短片在剪辑节奏和配乐上借鉴了电影大片的手法,让观众更易产生代入感,更加认同探究蜗牛的复苏和休眠活动的意义。休眠和复苏实验的方案设计严谨,执行过程也一丝不苟。科学探究即使有完整的方案,但是细节上一定是生动的、是无法对每一个细节做到提前控制的,科学少年们在处理这些细节时,是没有“脚本”的。这就是和“科学探究表演剧”的本质区别。 


科学少年们在真实的探究活动中不断发现关于蜗牛的故事,针对五个猜想进行了不同的实验和对照,找到了最大的可能性,体现了科学探究的精神。如果作品中能出现实验环节的失败经历,探究的故事就会更生动。 


短片中的科学少年们抓住问题,层层深入,这正是科学家做研究的方法。同时,他们也让观众体会到了,在人类向大自然学习这个大的课题上,我们还任重道远。





 曾芷璇

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东区小学部


如果把蜗牛的休眠方法转移到人类身上,会是一个很好的想法。科学微电影中的小科学家们探究了蜗牛由于什么原因会复苏,什么原因会休眠。 并用湿度实验,温差实验,酸碱实验,水浸实验等探究了蜗牛复苏,休眠的条件。他们把实验数据细心地记录下来,分析蜗牛复苏与休眠的过程、状态。 有因必有果,哥哥们的付出最后得到了回报。我们应该学习他们这种坚持不懈的探究精神,这样才能成就典范。


 秦莫然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培育小学


这项科学探究活动进行了很多次实验,实验设计严谨,考虑周道,能够从各个方面寻找影响蜗牛休眠及复苏的因素。




图片

End


往期精彩回顾

《透过镜头 放飞好奇》于2017年10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向全国发行

《科学影像 点燃梦想》于2018年4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向全国发行

以上两本书的所有稿费用于奖励在国际大赛中获得“蓝鲸科学教师”号的中小学一线教师。



刊发内容版权属香港青少年科学院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印刷出版用于商业行为。


图片

图片

Youth Science  Discovery 

青少年科学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