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对不同光色的响应 | 第五届中小学科学微电影赏析活动


图片

蓝鲸的话


养蚕,是各地小学生都可以开展的科学探究活动。在观察蚕的整个生命周期的过程中,可以设计许多组对比实验,研究蚕的特性。来自杭州的科学少年所设计的实验似曾相识,但是他们的实验方法又有所改进,得出的结论也略有不同。看来关于蚕的研究,不同地区、不同少年研究都会有新发现、新感受。 


你是否也想试试养蚕?重复一下他们的实验方法,你是否会得出相同的结果?为什么? 






  作品名称: 


蚕对不同光色的响应

Response to different light and colors in silkworms


  作者: 


王璟钰(Jingyu Wang)、崔灿(Can Cui)、孙骏熙(Junxi Sun)、沈锃佑(Zengyou Shen)、张忆萱(Yixuan Zhang)、黄钰涵(Yuhan Huang)

  学校: 


杭州师范大学东城小学

Dongcheng Primary School of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辅导教师: 


寿佳欣(Jiaxin Shou)


  奖项: 
 2021年10月 香港-纽约•国际青少年科学影像大赛 “HMA”关爱生命专项奖、科学微电影优秀作品一等奖


专家评语




图片
牛瑶 博士、教授 (科学探究点评专家)

蚕桑丝绸业起源于中国,丝绸之路是历史的见证。这部科学微电影通过同学们参观丝绸博物馆介绍蚕簇,并动手实验用,用不同颜色的彩纸制作蚕簇,观察在不同颜色蚕簇中的蚕茧数量;对白色蚕簇打不同颜色的光照,发现蚕对不同的颜色有选择。参与表演、介绍蚕花戏。抽丝剥茧,介绍缫丝,展示1个蚕茧抽出一整根518米长的蚕丝。科普了蚕桑丝绸业的传统工具和传统文化。


图片
吕尚伟 北京UGC学院院长(拍摄与剪辑点评专家)

本片拍摄蚕簇时,色彩明快,微距摄影和延时摄影直观。皮影戏段落活泼生动;统计蚕丝长度段落让观众对蚕茧价值印象深刻。片头画幅长宽比不统一, 解说词字幕字号偏小。


图片
薛建峰  资深媒体人(表达与交流点评专家)

作品研究了蚕的趋光性,融合了蚕花戏,动手体验了缫丝,片尾展示了蚕的生命周期。作品在整体结构上可以把蚕花戏作为开场更生动地吸引人们的兴趣,之后从蚕的生命周期转向趋光性探究。其次,趋光性研究是作品的重点,多展示探究的过程,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展现探究的过程以及过程中遇到困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可以增强作品的吸引力。


图片
张红梅 教育时报副总编辑(科学技术与社会 STS精神、教育意义点评专家)

蚕的观察研究是科学微电影中的热门选题之一,几乎每年都会见到一二部,甚至更多。杭州师范大学东城小学这几位同学的作品,在之前作品的基础上,有自己鲜明的特点。 

一是他们的蚕花戏很吸引人,科学与艺术、科学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充分体现了青少年科学微电影活动的跨学科、跨界的融合性,提高了同学们的综合素养。

二是他们的实验很有趣,制作的蚕簇很美观。特别是片尾那组延时摄影“蚕的一生”,尽管速度很快,镜头也比较小,但却打动了观众的心,这是小科学们用了很长时间的记录才能完成的,背后一定是辛苦的付出。正如短片中学校科学教室墙上的那句话:“好奇心是科学的种子。”

三是如果留心,在片尾的字幕里有“特别鸣谢:各位家长”这一行小字。小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离不开老师的指导和家长们的全力支持,这行字是孩子们懂得感谢、感恩的表现。如果短片能在节奏上更紧凑一点,把镜头留给小科学们、家长们一些,就更好了。在孩子们的成长中,这是很珍贵和有教育意义的镜头,也是我们希望看到的镜头。


图片
于洲洋 高级讲师(STEM教师辅导点评专家)

青少年科学影像作品中,跟蚕有关的优秀作品有很多,例如《蚕的选择》《变身吧!蚕宝!》。与之前的作品相比,这部作品使用了新的方法探究蚕对不同颜色结茧的响应,创新之处值得鼓励。  

科学影像作品,也叫科学探究纪录片,也要讲故事,这部作品从“光色实验”到“蚕花戏”,再到“抽丝剥茧”,三个段落没有展示出联系,更像是三段独立的记录视频,观众看不到一个连贯的探究故事。 


图片
刘海鹏 高级讲师(STEM教师辅导点评专家)

“我只是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这句话说明了借鉴前人的重要性。关于蚕的科学微电影作品有很多,我觉得这部作品的优点在于能够在前人的基础上增加了“光”这个实验,这就比之前的作品又前进了一步,这也是创新非常重要的一点。故事的连贯性还有待提高,皮影戏和前面的故事略显脱节,希望再接再厉,做出更好的作品。 






图片

End


往期精彩回顾

《透过镜头 放飞好奇》于2017年10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向全国发行

《科学影像 点燃梦想》于2018年4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向全国发行

以上两本书的所有稿费用于奖励在国际大赛中获得“蓝鲸科学教师”号的中小学一线教师。



刊发内容版权属香港青少年科学院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印刷出版用于商业行为。


图片

图片

Youth Science  Discovery 

青少年科学发现